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研究的内容与思路 | 第8-9页 |
·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现状 | 第9-13页 |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2 生态旅游及生态旅游产业概述 | 第13-29页 |
·生态旅游的基本内涵 | 第13-18页 |
·生态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 第13-14页 |
·生态旅游的内涵 | 第14-17页 |
·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的关系 | 第17-18页 |
·生态旅游产业的概念和界定 | 第18-23页 |
·旅游产业的概念 | 第18-19页 |
·生态旅游产业的界定 | 第19-20页 |
·生态旅游产业的性质与特点 | 第20-21页 |
·生态旅游产业的基层单位 | 第21-23页 |
·黑龙江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第23-28页 |
·旅游收入与人数逐年增加,生态旅游产业得到大力发展 | 第23-25页 |
·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初见成效 | 第25-26页 |
·旅游交通设施不断完善 | 第26-27页 |
·生态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黑龙江省生态旅游产业的态势(SWOT)分析 | 第29-36页 |
·黑龙江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 第29-32页 |
·资源优势 | 第29-32页 |
·地缘优势 | 第32页 |
·黑龙江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 第32-33页 |
·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缺乏完整、系统、科学的规划 | 第32-33页 |
·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效果较差 | 第33页 |
·旅游客源结构有待改善 | 第33页 |
·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 第33页 |
·黑龙江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机会分析 | 第33-34页 |
·良好的国际环境为黑龙江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 | 第33-34页 |
·国内政治、经济环境是黑龙江省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的内在驱动 | 第34页 |
·黑龙江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威胁分析 | 第34-35页 |
·生态旅游地环境的恶化趋势威胁着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 | 第34页 |
·在开发和运行中对资源环境保护的不足限制了生态旅游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 第34-35页 |
·产权不清,权责不明,威胁着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 | 第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黑龙江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综合评价 | 第36-50页 |
·黑龙江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6-37页 |
·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36-37页 |
·黑龙江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37页 |
·黑龙江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评价 | 第37-49页 |
·指标体系的量化分级方法与标准 | 第37-38页 |
·指标体系的量化分级 | 第38-44页 |
·权重的确定 | 第44-46页 |
·黑龙江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评价 | 第46-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5 黑龙江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第50-56页 |
·合理确定发展定位,把握产业发展方向 | 第50-51页 |
·强化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的观念,促使开发与保护的协调发展 | 第51页 |
·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观念,普及公众生态意识 | 第51-52页 |
·扩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第52页 |
·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完善产业法制环境 | 第52-53页 |
·强化科技支撑,提高产业科技含量 | 第53页 |
·明晰产权,正确处理利益分配,完善管理体制 | 第53-54页 |
·加大资源保护力度,实行生态旅游区分区管理,实现旅游产品精品化发展 | 第54-55页 |
·实行规范化服务,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素质 | 第55页 |
·立足本省实际,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