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黄萎病抗性的分子标记和QTL定位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语表 | 第10-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31页 |
·棉花黄萎病的分布与危害 | 第11-14页 |
·棉花黄萎病的分类 | 第12-13页 |
·棉花黄萎病寄主范围 | 第13页 |
·棉花黄萎病适宜环境 | 第13页 |
·棉花黄萎病致病机理 | 第13-14页 |
·棉花抗黄萎病机制 | 第14-17页 |
·棉花黄萎病抗性的鉴定技术 | 第14-15页 |
·棉花抗黄萎病机制 | 第15-16页 |
·棉花黄萎病抗性的遗传研究 | 第16-17页 |
·分子标记技术 | 第17-21页 |
·分子标记的特点 | 第17页 |
·分子标记的种类 | 第17-21页 |
·数量性状基因(QTL)定位研究 | 第21-25页 |
·作图群体 | 第21-22页 |
·作图理论及方法 | 第22-25页 |
·分子标记在棉花育种中的应用 | 第25-29页 |
·棉属种质进化及亲缘关系分析 | 第26页 |
·遗传图谱的构建 | 第26-27页 |
·基因标记和基因定位 | 第27页 |
·品种纯度鉴定 | 第27-28页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第28页 |
·分子标记在棉花抗黄萎病中的应用 | 第28-29页 |
·我国棉花抗黄萎病育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 第29-31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对策 | 第30-3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1-39页 |
·供试材料 | 第31页 |
·抗病性鉴定 | 第31-33页 |
·田间抗病鉴定 | 第31-32页 |
·室内抗病鉴定 | 第32-33页 |
·DNA的提取 | 第33-35页 |
·溶液配制 | 第33-34页 |
·DNA提取实验程序 | 第34-35页 |
·SSR扩增步骤 | 第35-37页 |
·SSR扩增反应体系 | 第35页 |
·PCR扩增反应方法 | 第35页 |
·PCR产物检测方法 | 第35-37页 |
·SSR引物筛选,群体扩增及带型统计 | 第37页 |
·连锁图的构建和染色体定位 | 第37页 |
·QTL分析 | 第37-3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9-59页 |
·亲本抗病性鉴定 | 第39页 |
·黄萎病抗性统计分析 | 第39-43页 |
·田间成株期黄萎病抗性的基本统计分析 | 第39-41页 |
·温室苗期抗病鉴定的基本统计分析 | 第41-43页 |
·抗性相关性分析 | 第43-46页 |
·田间成株期抗性鉴定相关分析 | 第43页 |
·温室苗期黄萎病抗性结果相关性分析 | 第43-44页 |
·抗性比较分析 | 第44-46页 |
·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46-55页 |
·引物的多态性筛选 | 第46-47页 |
·作图群体标记基因型检验 | 第47-48页 |
·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48页 |
·连锁群的染色体定位 | 第48-55页 |
·QTL定位分析 | 第55-59页 |
·复合区间作图分析 | 第55-58页 |
·单因子方差分析 | 第58-59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59-63页 |
·田间和温室苗期抗性鉴定的比较 | 第59页 |
·标记的偏分离 | 第59-60页 |
·构建棉花海陆杂交遗传连锁图 | 第60页 |
·黄萎病抗性QTL分析 | 第60-61页 |
·苗期病指未检测到QTL | 第61页 |
·同一连锁群定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 | 第61页 |
·材料特点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