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24页 |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9-12页 |
·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与双语教育定义有关的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与双语教学理论要求相关的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与双语教学定位相关的文献综述 | 第15页 |
·与双语教学师资相关的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与我国高职院校双语教学模式相关的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与我国高职院校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相关的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相关概念分析 | 第20-22页 |
·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 | 第20页 |
·双语教学的目的 | 第20页 |
·国际通行的一般意义的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 | 第20页 |
·双语教学的模式(model) | 第20-21页 |
·双语教学的选题策划及教材建设 | 第21-22页 |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 第22-24页 |
·研究的难点 | 第22-23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3-24页 |
2. 我国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的现状 | 第24-32页 |
·高职院校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9页 |
·认识模糊,定位不明确 | 第24-25页 |
·师资的严重匮乏,成为双语教学的“瓶颈” | 第25页 |
·高职院校的双语教材随意性大,缺乏统一性 | 第25-26页 |
·双语教学大纲混乱,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 | 第26-27页 |
·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 | 第27页 |
·相关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 第27-28页 |
·对一些重要概念和理论的研究比较肤浅 | 第28-29页 |
·与国外双语教育模式相比我国高职双语教育模式现状之特征 | 第29-32页 |
3. 高职院校双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之分析 | 第32-39页 |
·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 第32-33页 |
·中央及地方政府对高职院校的双语教学有待进一步重视 | 第32页 |
·高职双语教学缺乏具体的可依政策 | 第32-33页 |
·授业者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3-36页 |
·英语教师专业不精 | 第33-35页 |
·个别专业教师口语不过关 | 第35页 |
·教学、评分方法陈旧、单一 | 第35-36页 |
·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6页 |
·教材、设备、语言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6-37页 |
·缺乏引进人才的机制,缺乏激励机制 | 第37-39页 |
4. 提高我国高职双语教学质量的对策 | 第39-58页 |
·国家有关部门要制定政策,支持高职院校的双语教学 | 第39-43页 |
·深刻认识提高高职双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第40页 |
·制定高职双语教学改革建设的基本原则与目标 | 第40页 |
·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职双语教学建设与改革 | 第40-41页 |
·加大双语教学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 第41页 |
·高职双语教学应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 第41页 |
·高职双语教学应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 第41页 |
·高职双语教学应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 | 第41-42页 |
·高职双语教学应加强教学评估,完善双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 第42页 |
·切实加强领导,规范管理高职双语教学,保证双语教学持续健康发展 | 第42-43页 |
·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建立激励机制 | 第43页 |
·高职院校各级领导应重视双语教学 | 第43-44页 |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迅速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 第44-46页 |
·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 | 第44页 |
·构建“双师型”教师认证体系 | 第44-45页 |
·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体系 | 第45-46页 |
·因材施教,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 第46-48页 |
·高职课程设置趋于科学化 | 第48-51页 |
·正确处理中职与高职课程衔接的关系 | 第48-49页 |
·正确处理职业教育与专升本的关系 | 第49-50页 |
·正确处理文化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 | 第50-51页 |
·组建一支高职双语教学采编队伍 | 第51-52页 |
·完善教学设备,改善语言环境 | 第52-53页 |
·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 第53-56页 |
·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 | 第53-54页 |
·资本激励 | 第54-55页 |
·知本激励 | 第55-56页 |
·加强教学改革,加大实践与模拟训练力度 | 第56-58页 |
5 结论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