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引言 | 第11-15页 |
一、本论文选题的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第15-31页 |
一、社会保障概述 | 第15-21页 |
(一) 社会保障的概念 | 第15-17页 |
(二) 社会保障的对象和范围 | 第17-18页 |
(三) 社会保障体系 | 第18-21页 |
二、社会保障的特点和功能 | 第21-25页 |
(一) 社会保障的特点 | 第21-22页 |
(二) 社会保障的功能 | 第22-25页 |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25-31页 |
(一) 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时期 | 第25-26页 |
(二) 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时期 | 第26-27页 |
(三)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时期 | 第27-28页 |
(四) 社会保障制度的繁荣时期 | 第28页 |
(五) 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时期 | 第28-31页 |
第二章 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研究的启示 | 第31-52页 |
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分析 | 第31-35页 |
(一)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分类 | 第31-33页 |
(二)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趋势 | 第33-35页 |
二、部分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 第35-48页 |
(一) 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 第35-37页 |
(二) 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 第37-39页 |
(三)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 第39-41页 |
(四) 瑞典的社会保障制度 | 第41-43页 |
(五) 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 | 第43-45页 |
(六) 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制度 | 第45-46页 |
(七) 智利的社会保障制度 | 第46-48页 |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8-52页 |
(一)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保障水平低 | 第48-49页 |
(二) 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滞后、立法层次低 | 第49-50页 |
(三) 社会保障责任模糊、长效机制缺位 | 第50页 |
(四) 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有效性待提高 | 第50-52页 |
第三章 完善中国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 第52-79页 |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历史回顾与评估 | 第52-56页 |
(一)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历史成就 | 第52-53页 |
(二) “十一五”期间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背景 | 第53-55页 |
(三)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55-56页 |
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构思和“十一五”目标 | 第56-59页 |
(一) “十一五”期间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思 | 第56-58页 |
(二) “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保障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 第58-59页 |
三、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 第59-66页 |
(一) 非正规就业人员 | 第60-61页 |
(二) 农民工 | 第61-63页 |
(三) 失地农民 | 第63-65页 |
(四)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 | 第65-66页 |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第66-73页 |
(一) 养老保险 | 第66-68页 |
(二) 医疗保险 | 第68-69页 |
(三) 失业保险 | 第69-70页 |
(四) 工伤保险 | 第70-71页 |
(五) 社会救助 | 第71-73页 |
五、加强社会保障基础和能力建设 | 第73-79页 |
(一) 加强社会保障管理服务能力建设 | 第73-75页 |
(二) 提高社会保障资金保障能力 | 第75-79页 |
第四章 完善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 第79-104页 |
一、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 | 第79-83页 |
(一) 农村的社会保障项目和开展情况 | 第79-81页 |
(二) 城镇社会保障体制向农村的延伸 | 第81-83页 |
二、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 第83-89页 |
(一) 政府缺乏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的动力 | 第83-84页 |
(二) 农村的社会保障项目缺乏稳定资金来源 | 第84-86页 |
(三) 农村社会保障项目缺乏稳定性 | 第86-87页 |
(四) 农村社会保障项目与农民的需求特点不一致 | 第87-89页 |
(五)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具体制度安排有待完善 | 第89页 |
三、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势在必行 | 第89-95页 |
(一) 家庭保障面临挑战 | 第90-92页 |
(二) 土地保障功能弱化 | 第92-95页 |
四、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 第95-104页 |
(一) 以省为单位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第95-97页 |
(二) 在全新的基础上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 第97-99页 |
(三) 探索不同类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第99-100页 |
(四) 把失地农民和进城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 | 第100-104页 |
第五章 完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思路与对策 | 第104-118页 |
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 | 第104-106页 |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工作原则和基本思路 | 第106-108页 |
(一) 注意统一社会保障体系的历史阶段性 | 第106页 |
(二) 突出社会保障体系对于国民基本健康的促进作用 | 第106-107页 |
(三) 注意兼顾鼓励计划生育和保护家庭功能 | 第107页 |
(四) 抵消保险事件发生时的“负储蓄”现象 | 第107页 |
(五) 重视医疗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化 | 第107-108页 |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工作任务 | 第108-110页 |
(一) 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 | 第108-109页 |
(二) 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险资金 | 第109页 |
(三) 探索社会保障基金运营和监督管理机制 | 第109页 |
(四) 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衔接的政策措施 | 第109-110页 |
(五) 建立健全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 | 第110页 |
(六) 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第110页 |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措施 | 第110-115页 |
(一) 完善中国基本养老保险方面的政策 | 第111-112页 |
(二) 完善中国企业年金制度方面的政策 | 第112-113页 |
(三) 完善失业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 | 第113页 |
(四) 发展和完善医疗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 | 第113-114页 |
(五) 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其他社会救助制度的政策 | 第114-115页 |
(六) 划拨国有股股权以补充社会保障基金不足的政策 | 第115页 |
五、加快社会保障立法,增强法制保障 | 第115-118页 |
(一) 立法的必要性和前提 | 第115-116页 |
(二)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 第116-118页 |
结论 | 第118-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2页 |
后记 | 第122-123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