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名词术语对照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复方雷公藤汤对肾病大鼠减毒增效作用的实验研究 | 第12-55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12-16页 |
1.实验材料 | 第12-13页 |
·实验动物及分组 | 第12页 |
·主要试剂 | 第12-13页 |
·仪器 | 第13页 |
2.实验方法 | 第13-16页 |
·实验动物的饲养条件 | 第13页 |
·分组 | 第13页 |
·实验动物造模方法 | 第13页 |
·处理因素 | 第13-14页 |
·观察各实验组大鼠一般生活状态 | 第14页 |
·标本的采集及制备 | 第14页 |
·观察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14-16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16页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16-30页 |
1 造模前后和治疗前后各组大鼠变化 | 第16-19页 |
·造模前后和治疗前后各组大鼠体重变化 | 第16-18页 |
·造模前后和治疗前后各组大鼠症状变化 | 第18-19页 |
2 对肾脏减毒增效作用 | 第19-24页 |
·对肾脏增效作用 | 第19-21页 |
·对肾脏减毒作用 | 第21-22页 |
·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学结果 | 第22-23页 |
·电镜下观察肾脏超微结构 | 第23-24页 |
3 对肝脏减毒作用 | 第24-26页 |
·各配伍组对谷丙、谷草转氨酶的影响 | 第24-25页 |
·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学结果 | 第25页 |
·电镜下观察肝脏超微结构 | 第25-26页 |
4 对心脏减毒作用 | 第26-28页 |
·各配伍组对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影响 | 第26-27页 |
·光镜下观察心脏组织学结果 | 第27-28页 |
·电镜下观察心脏超微结构 | 第28页 |
5 对血液系统减毒作用 | 第28-30页 |
三、讨论 | 第30-55页 |
1.中医药学对中药毒性问题的认识 | 第30-40页 |
·目前中草药毒性的现状 | 第30-31页 |
·古代对中药毒性问题的认识 | 第31-32页 |
·现代医学对毒性的认识 | 第32-34页 |
·中药毒性损害机体的表现 | 第34页 |
·中药毒性产生的原因 | 第34-37页 |
·中药的减毒方法 | 第37-40页 |
2.雷公藤的研究 | 第40-49页 |
·雷公藤的治疗作用 | 第40-45页 |
·雷公藤的有效成份 | 第45-46页 |
·雷公藤的毒性作用 | 第46-47页 |
·雷公藤的化学结构与药效毒效关系 | 第47-48页 |
·降低雷公藤毒性的基本方法 | 第48-49页 |
3.微小病变型肾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 第49-52页 |
·嘌呤霉素肾病大鼠模型 | 第49页 |
·柔红霉素肾病大鼠模型 | 第49-50页 |
·阿霉素大鼠肾病模型 | 第50页 |
·由脂氧化酶抑制剂N-羟基脉衍生物70C所致的大鼠肾病模型 | 第50页 |
·用免疫学方法建立的MCN动物模型 | 第50-52页 |
4 | 第52-53页 |
· | 第52页 |
·复方雷公藤汤中诸药减毒增效作用分析 | 第52-53页 |
·复方雷公藤汤组成、功能主治与方解 | 第53页 |
5.复方雷公藤汤药理作用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文献综述 | 第61-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个人简历 | 第70-72页 |
附录图片 | 第7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