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线性对的密码协议的设计与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密码协议 | 第11-14页 |
·密码协议的概念和功能 | 第11页 |
·密码协议的分类 | 第11-12页 |
·密码协议的密码学基础 | 第12-14页 |
·多媒体数字信息的安全保护中常用的密码技术 | 第14-18页 |
·数字签名 | 第14-15页 |
·身份认证 | 第15-17页 |
·叛逆者追踪 | 第17-18页 |
·基于双线性对的密码协议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论文安排 | 第19-22页 |
第二章 预备知识 | 第22-32页 |
·计算复杂度理论的基本概念 | 第22-23页 |
·有限域上的椭圆曲线 | 第23-27页 |
·有限域上的椭圆曲线概论 | 第23-26页 |
·基于椭圆曲线的计算困难性问题 | 第26-27页 |
·双线性对 | 第27-31页 |
·双线性对的概念和性质 | 第27-29页 |
·基于双线性对的计算困难性问题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基于双线性对的叛逆者追踪方案 | 第32-48页 |
·研究背景 | 第32-33页 |
·通用系统模型 | 第33-35页 |
·叛逆者追踪方案的功能、性质及应用前景 | 第35-37页 |
·叛逆者追踪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37-38页 |
·基于双线性对的叛逆者追踪方案回顾 | 第38-41页 |
·MSK方案 | 第38-40页 |
·TSZ方案 | 第40-41页 |
·HDD攻击方案 | 第41页 |
·新的对抗单用户匿名盗版攻击的叛逆者追踪方案 | 第41-46页 |
·基于身份的公钥基础设施 | 第41-42页 |
·方案描述 | 第42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42-44页 |
·黑盒追踪算法 | 第44-45页 |
·方案效率分析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基于双线性对的无证书公钥密码体制 | 第48-66页 |
·研究背景 | 第48页 |
·传统公钥密码体制 | 第48-50页 |
·基于证书的公钥密码体制 | 第49页 |
·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体制 | 第49-50页 |
·基于安全中介SEM的密码结构 | 第50页 |
·无证书公钥密码体制 | 第50-51页 |
·基于安全中介的无证书公钥密码体制 | 第51-53页 |
·MCL-PKE的形式化定义 | 第51-52页 |
·MCL-SS的形式化定义 | 第52-53页 |
·基于双线性对的MCL-PKE方案 | 第53-55页 |
·MCL-PKE方案描述 | 第53-54页 |
·方案安全性分析 | 第54-55页 |
·基于SEM的数字签名方案 | 第55-59页 |
·签名方案描述 | 第56-57页 |
·方案正确性检验 | 第57页 |
·方案安全性分析 | 第57-59页 |
·可快速撤销的无证书数字签名方案 | 第59-64页 |
·Ju签名方案描述 | 第59-60页 |
·Ju方案安全性分析 | 第60-61页 |
·改进的Ju签名方案 | 第61-62页 |
·改进方案的安全性分析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基于双线性对的远程用户身份认证方案 | 第66-80页 |
·研究背景 | 第66-67页 |
·认证方案的研究现状 | 第67-69页 |
·MANIK方案描述与分析 | 第69-70页 |
·基于智能卡的远程用户口令认证方案 | 第70-73页 |
·认证方案描述 | 第70-72页 |
·方案的正确性分析 | 第72页 |
·方案的安全性分析 | 第72-73页 |
·基于双线性对的远程用户身份认证方案 | 第73-78页 |
·密钥代理量 | 第74页 |
·认证方案描述 | 第74-76页 |
·口令更新 | 第76页 |
·方案的安全性分析 | 第76-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六章 基于身份的群密钥分发方案 | 第80-88页 |
·研究背景 | 第80-81页 |
·群密钥分发方案的研究现状 | 第81-82页 |
·基于身份的群密钥分发方案 | 第82-84页 |
·双线性对 | 第82页 |
·群密钥分发方案 | 第82-84页 |
·新用户的动态加入 | 第84页 |
·方案的安全性和效率分析 | 第84-86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84-85页 |
·效率分析 | 第85-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结束语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0页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和科研工作 | 第100-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