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地区某场地自重湿陷性黄土的试验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场地概况和试验简介 | 第18-23页 |
·试验场地的地理位置和第四纪地质条件 | 第18页 |
·试验场地黄土的基本物理指标 | 第18-20页 |
·室内试验用土的采取方法 | 第20页 |
·室内试验的仪器和方法 | 第20-21页 |
·现场浸水试验的仪器和方法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室内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23-40页 |
·物理性质指标与湿陷性关系分析 | 第23-24页 |
·粒度成分与湿陷性关系分析 | 第24-27页 |
·各粒组含量随深度变化规律分析 | 第24-26页 |
·r和s与湿陷系数的关系分析 | 第26-27页 |
·增湿减湿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27-35页 |
·p~δ_s曲线分析 | 第27-31页 |
·ω~δ_s曲线分析 | 第31-34页 |
·湿陷起始压力、峰值湿陷压力与自重压力的关系分析 | 第34-35页 |
·p~δ_s曲线的拟合 | 第35-38页 |
·全曲线拟合 | 第35-36页 |
·分段曲线拟合 | 第36-38页 |
·室内试验局限性分析 | 第38-40页 |
第四章 现场试坑浸水试验结果及研究 | 第40-59页 |
·注水量分析 | 第40-42页 |
·裂缝的发生发展规律分析 | 第42-43页 |
·地表湿陷变形特征分析 | 第43-47页 |
·湿陷量的变化特征分析 | 第43-45页 |
·湿陷速率的变化特征分析 | 第45页 |
·沉降量拟合 | 第45-47页 |
·纵剖面上湿陷变形特征分析 | 第47-52页 |
·纵剖面上土体湿陷量分析 | 第47-49页 |
·湿陷影响范围分析 | 第49-52页 |
·试验场地黄土的自重湿陷敏感性 | 第52-56页 |
·现场试验与室内试验结果对比及分析 | 第56-59页 |
·自重湿陷下限的对比及分析 | 第56页 |
·自重湿陷量的对比及分析 | 第56页 |
·β_0的反算 | 第56-5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