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9页 |
·复合材料概述 | 第8-10页 |
·复合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 第8-9页 |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种类和基本性能 | 第9-10页 |
·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 第10页 |
·金属基原位复合材料的概述 | 第10-16页 |
·原位复合材料的定义 | 第10-11页 |
·金属基原位复合材料的特点 | 第11-12页 |
·金属基原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2-14页 |
·金属基原位复合材料的应用 | 第14-15页 |
·原位复合材料的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原位复合材料研究热点 | 第16-17页 |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2 热力学原理及转变动力学 | 第19-23页 |
·引言 | 第19页 |
·增强相的形成热力学 | 第19-21页 |
·吉布斯函数判据 | 第19-20页 |
·增强相形成热力学 | 第20-21页 |
·增强体的转变动力学 | 第21-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3 材料的制备 | 第23-32页 |
·引言 | 第23页 |
·复合材料成分的选择 | 第23-27页 |
·增强相的选择 | 第23-26页 |
·基体的选择 | 第26-27页 |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实验设备 | 第27-28页 |
·熔炼浇注设备 | 第27页 |
·热处理设备 | 第27-28页 |
·力学性能检测设备 | 第28页 |
·显微分析设备 | 第28页 |
·实验方案 | 第28-30页 |
·复合材料制备方案 | 第28页 |
·合金成分的优化设计 | 第28-30页 |
·复合材料热处理工艺 | 第30页 |
·小结 | 第30-32页 |
4 (Tib_2+Al_3Ti)/ZL101 原位复合材料正交实验的研究 | 第32-39页 |
·正交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32-36页 |
·三水平四因素正交实验结果 | 第32-33页 |
·极差分析 | 第33-34页 |
·方差分析 | 第34-36页 |
·(Tib_2+Al_3Ti)/ZL101 原位复合材料最佳成分确定 | 第36-37页 |
·正交实验所确定的(Tib_2+Al_3Ti)/ZL101 最佳成分性能验证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5 (Tib_2+Al_3Ti)/ZL101 原位复合材料的分析讨论 | 第39-50页 |
·金相组织的观察与分析 | 第39-41页 |
·增强相的观察与分析 | 第41-46页 |
·实验方法及原理 | 第41-42页 |
·衍射花样的标定 | 第42-43页 |
·TiB_2 的相结构分析 | 第43-44页 |
·Al_3Ti 的相结构分析 | 第44-46页 |
·断口形貌的观察与分析 | 第46-47页 |
·动态拉伸过程的分析 | 第47-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6 (Tib_2+Al_3Ti)/ZL101 复合材料强化机制的研究 | 第50-57页 |
·强化机制 | 第50-55页 |
·细晶强化 | 第50-53页 |
·固溶时效强化 | 第53页 |
·弥散强化 | 第53-54页 |
·位错强化 | 第54-55页 |
·原位复合材料组织对延伸率的贡献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7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