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黄酮银杏内生菌的分离、纯化与液态培养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 ·植物内生菌的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 ·植物内生菌和植物之间的关系 | 第11页 |
| ·植物内生菌的多样性 | 第11-12页 |
| ·植物内生菌的药用价值 | 第12-15页 |
| ·植物内生菌的作用 | 第15-16页 |
| ·银杏黄酮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 ·银杏黄酮的结构特性 | 第16-18页 |
| ·银杏黄酮的药理作用研究 | 第18页 |
| ·现有银杏内生菌的研究成果 | 第18-19页 |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银杏内生菌的分离 | 第21-2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2页 |
| ·材料 | 第21-22页 |
| ·方法 | 第22页 |
| ·结果 | 第22-23页 |
| ·内生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分布 | 第22-23页 |
| ·内生菌株在不同部位的菌株分布 | 第23页 |
| ·讨论 | 第23-25页 |
| ·内生菌分离中培养基的选用 | 第23-24页 |
| ·关于植物材料的选择 | 第24页 |
| ·银杏内生菌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产银杏黄酮功能内生菌的筛选与鉴定 | 第25-3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7页 |
| ·材料 | 第25页 |
| ·方法 | 第25-27页 |
| ·筛选结果与分析 | 第27-30页 |
| ·显色反应结果 | 第27页 |
| ·TLC 测定结果 | 第27页 |
| ·UV 色谱的测定结果 | 第27-28页 |
| ·HPLC—UV 测定结果 | 第28-29页 |
| ·产银杏黄酮内生菌的高效液相结果 | 第29-30页 |
| ·鉴定结果 | 第30-34页 |
| ·形态特征描述 | 第30-34页 |
| ·讨论 | 第34-36页 |
| ·次生代谢物质分离纯化总体思路 | 第34页 |
| ·筛选方法的选择 | 第34-35页 |
| ·筛选鉴定的结果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产银杏黄酮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第36-4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 ·材料 | 第36页 |
| ·方法 | 第36-3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0页 |
| ·内生菌发酵液的抑菌试验结果 | 第37页 |
| ·内生菌的产黄酮能力 | 第37-38页 |
| ·内生菌的生理特性 | 第38-39页 |
| ·内生菌的产黄酮特性 | 第39-40页 |
| ·讨论 | 第40-42页 |
| 第五章 银杏黄酮高产菌株A2 的发酵条件优化 | 第42-4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 ·材料 | 第42页 |
| ·方法 | 第42-4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3-46页 |
| ·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43-44页 |
|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第44-46页 |
| ·结论 | 第46-47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47-49页 |
| ·银杏内生菌的分离结果 | 第47页 |
| ·产银杏黄酮功能内生菌的筛选结果 | 第47页 |
| ·产银杏黄酮功能内生菌的鉴定结果 | 第47页 |
| ·产银杏黄酮功能内生菌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结果 | 第47-48页 |
| ·黄酮高产菌株A2 的培养条件优化结果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