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缩略词表 | 第1-8页 |
| 中文摘要 | 第8-12页 |
| 英文摘要 | 第12-16页 |
| 前言 | 第16-1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34页 |
| ·人工骨支架材料的设计原理 | 第19-25页 |
| ·骨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 第19-20页 |
| ·骨折不愈合与植骨 | 第20-21页 |
| ·人工骨材料的发展概况 | 第21-23页 |
| ·支架材料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 第23-24页 |
| ·支架材料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 第24-25页 |
| ·可注射式人工骨材料 | 第25-27页 |
| ·半水硫酸钙 | 第26页 |
| ·磷酸钙/羟基磷灰石 | 第26页 |
| ·高分子聚合物 | 第26-27页 |
| ·复合型可注射材料 | 第27页 |
| ·纳米羟基磷灰石 | 第27-32页 |
| ·概述 | 第27-28页 |
| ·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 | 第28-31页 |
| ·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应用 | 第31-32页 |
| ·课题的设想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 第二章 复合人工骨的制备与基本特性检测 | 第34-57页 |
| ·纳米羟基磷灰石晶体的合成 | 第34-46页 |
| ·目的 | 第3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6页 |
| ·结果 | 第36-42页 |
| ·讨论 | 第42-46页 |
| ·结论 | 第46页 |
| ·纳米羟基磷灰石与半水硫酸钙的材料组合 | 第46-57页 |
| ·目的 | 第46-4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7-49页 |
| ·结果 | 第49-52页 |
| ·讨论 | 第52-55页 |
| ·结论 | 第55-57页 |
| 第三章 复合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 第57-70页 |
| ·引言 | 第5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7-61页 |
| ·实验材料 | 第57-58页 |
| ·实验方法 | 第58-61页 |
| ·结果与结论 | 第61-63页 |
| ·急性全身毒性试验 | 第61页 |
| ·皮内刺激试验 | 第61页 |
| ·致敏试验 | 第61-62页 |
| ·MTT 细胞毒性试验 | 第62页 |
| ·Ames 试验 | 第62-63页 |
| ·讨论 | 第63-70页 |
| 第四章 复合材料在模拟体液浸泡下的体外实验研究 | 第70-82页 |
| ·引言 | 第7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70-73页 |
|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70-71页 |
| ·模拟体液的配制 | 第71-72页 |
| ·实验步骤 | 第72-73页 |
| ·结果 | 第73-78页 |
| ·材料失重情况 | 第73-74页 |
| ·材料释放钙元素速率 | 第74-75页 |
| ·材料释放磷元素速率 | 第75-76页 |
| ·材料浸泡前后的SEM 观察 | 第76-77页 |
| ·材料浸泡前后的XRD 分析 | 第77-78页 |
| ·讨论 | 第78-81页 |
| ·结论 | 第81-82页 |
| 第五章 复合材料在动物体内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和成骨性能研究 | 第82-106页 |
| ·引言 | 第8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82-85页 |
| ·实验动物及药品、仪器 | 第82-83页 |
| ·动物的分组 | 第83页 |
| ·植入材料的准备 | 第83页 |
| ·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 | 第83-84页 |
| ·组织取材及肌肉病理学检查 | 第84-85页 |
| ·肌肉组织取材及超微病理学检查 | 第85页 |
| ·X 线影像检查和不脱钙骨组织病理学观察 | 第85页 |
| ·结果 | 第85-103页 |
| ·术后一般情况 | 第85页 |
| ·埋植区大体病理 | 第85-87页 |
| ·埋植区肌肉组织病理切片观察 | 第87-91页 |
| ·埋植区肌肉组织超微病理学观察 | 第91-95页 |
| ·影像学观察 | 第95-98页 |
| ·不脱钙骨组织病理观察 | 第98-103页 |
| ·讨论 | 第103-105页 |
| ·结论 | 第105-10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6-118页 |
| 展望 | 第118-119页 |
| 综述 可注射式人工骨的研究进展 | 第119-127页 |
|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 第127-130页 |
| 致谢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