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 ·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第2章 港口对区域经济动态影响的定性分析 | 第18-36页 |
| ·相关定义界定 | 第18-21页 |
| ·港口的定义及功能 | 第18-19页 |
| ·区域经济 | 第19-20页 |
| ·动态影响 | 第20-21页 |
| ·港口对区域经济影响的机理分析 | 第21-24页 |
| ·港城关系的演变进程 | 第24-25页 |
| ·上海港与区域经济发展概述 | 第25-36页 |
| ·上海港的历史沿革 | 第25-31页 |
| ·上海港的发展现状 | 第31-35页 |
| ·上海港港城关系历史沿革及阶段性 | 第35-36页 |
| 第3章 港口对区域经济长期影响的定量分析 | 第36-58页 |
| ·模型建立的基础理论 | 第36-40页 |
| ·平稳时间序列 | 第36页 |
| ·非平稳序列和单整 | 第36-38页 |
| ·非平稳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 第38-40页 |
| ·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 | 第40-44页 |
| ·协整关系 | 第40-41页 |
| ·协整检验 | 第41-42页 |
| ·误差修正模型(ECM) | 第42-44页 |
| ·上海港对城市经济长期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4-58页 |
| ·选择协整模型的可行性分析 | 第44页 |
|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 第44-54页 |
| ·上海市 GDP与上海港货物吞吐量的协整关系分析 | 第54-58页 |
| 第4章 港口对区域经济短期影响的定量分析 | 第58-77页 |
|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 第58-59页 |
| ·VAR模型的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 | 第59-61页 |
| ·Granger因果关系的定义 | 第59-60页 |
|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第60-61页 |
| ·脉冲响应函数 | 第61-62页 |
| ·方差分解 | 第62-63页 |
|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 | 第63-64页 |
| ·上海港对城市经济短期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64-77页 |
| ·选择VAR、VEC、脉冲响应函数等模型的可行性分析 | 第64页 |
| ·上海港与城市经济增长的 VAR模型分析 | 第64-67页 |
| ·VEC模型分析 | 第67-69页 |
| ·上海港的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分析 | 第69-72页 |
| ·脉冲响应分析及冲击的相对贡献率分析 | 第72-77页 |
| 第5章 上海港对区域经济的溢出影响分析 | 第77-82页 |
| ·上海港对长三角地区的溢出影响分析 | 第77-80页 |
| ·上海港对长江流域的溢出影响分析 | 第80-82页 |
| 第6章 上海港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 第82-92页 |
| ·上海港面临的主要机遇和挑战 | 第83-85页 |
| ·上海港的发展方向和客观需求 | 第85-87页 |
| ·政策建议 | 第87-92页 |
| ·走集约化、注重内涵式发展道路 | 第87页 |
| ·加快建设江海直达、海河直达通道解决洋山港集疏运瓶颈 | 第87-89页 |
| ·加快上海港软环境建设 | 第89页 |
| ·发挥核心作用,推进长三角港口协同发展 | 第89-92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2-95页 |
| ·结论 | 第92-93页 |
| ·展望 | 第93-95页 |
| 致谢 | 第95-96页 |
| 参考文献 | 第96-10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参与的课题研究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