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结构理论论文

公路隧道施工阶段岩体围岩亚级分级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4页
   ·概述第13-18页
   ·公路隧道施工阶段围岩亚级分级研究现状第18-22页
     ·围岩亚级分级方法研究第18-19页
     ·围岩亚级分级量化评定研究第19-20页
     ·围岩亚级分级自动化研究第20-22页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施工阶段岩体围岩亚级分级指标体系第24-59页
   ·分级指标体系的建立第24-29页
     ·国外岩体围岩分级指标体系第24-26页
     ·国内岩体围岩分级指标体系第26-28页
     ·实地调研岩体围岩分级指标体系第28页
     ·施工阶段岩体围岩亚级分级指标体系确定第28-29页
   ·分级指标的获取方法第29-42页
     ·岩石坚硬程度第30-33页
     ·岩体完整程度第33-40页
     ·地下水出水状态第40-42页
   ·数码摄像技术获取结构面发育程度参数方法第42-54页
     ·图像测定第43-44页
     ·图像处理第44-52页
     ·地质解析第52-54页
   ·小结第54-59页
第三章 施工阶段岩体围岩亚级分级理论标准第59-103页
   ·概述第59-60页
   ·岩体围岩稳定性数值试验第60-85页
     ·试验理论简介第60-61页
     ·试验基本条件第61-65页
     ·试验组合第65-70页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70-85页
   ·岩体围岩物理力学指标值数值试验第85-88页
     ·试验基本条件第85-86页
     ·试验过程第86-87页
     ·试验结果第87-88页
   ·岩体围岩稳定性相似模型试验第88-101页
     ·试验基本条件第88-90页
     ·试验结果第90-101页
   ·小结第101-103页
第四章 施工阶段岩体围岩亚级分级方法第103-120页
   ·数量化理论第103-111页
     ·基本概念第103-104页
     ·数量化判别方法第104-111页
   ·施工阶段岩体围岩亚级级别判定第111-118页
     ·项目和类目的确定第111-112页
     ·原始数据的采集第112-114页
     ·判定流程第114-115页
     ·判定方程第115-117页
     ·自检符合率第117-118页
   ·小结第118-120页
第五章 施工阶段各亚级岩体围岩隧道设计参数第120-140页
   ·概述第120-121页
   ·各亚级岩体围岩隧道设计参数确定第121-127页
     ·开挖方法、辅助工法、支护类型的确定第121-123页
     ·结构型式的确定第123-125页
     ·初期支护参数的确定第125-127页
   ·各亚级岩体围岩隧道设计参数验算第127-138页
     ·计算基本条件第127-129页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129-138页
   ·小结第138-140页
第六章 施工阶段岩体围岩亚级分级软件研制第140-159页
   ·软件开发平台第140-141页
   ·软件开发流程第141-143页
   ·软件系统实现第143-154页
     ·软件组成及功能第143-145页
     ·软件界面设计第145-146页
     ·软件应用实例第146-154页
   ·工程实例验证第154-158页
   ·小结第158-159页
结论第159-162页
 (一) 本文主要结论第159-160页
 (二) 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第160-162页
致谢第162-163页
参考文献第163-17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工作第172页

论文共1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强超短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质子背向发射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静、动载荷下薄膜结构屈曲行为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