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地方对外贸易论文

京津冀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及比较优势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页
 §1-2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现状第8-13页
  1-2-1 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现状第8-11页
  1-2-2 关于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关系的研究综述第11-13页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1 研究方法第13页
  1-3-2 研究内容第13-14页
第二章 比较优势理论的形成及发展第14-17页
 §2-1 比较优势理论的形成第14-15页
  2-1-1 比较成本理论第14页
  2-1-2 要素禀赋理论第14-15页
 §2-2 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第15-17页
第三章 京津冀要素禀赋情况及产业结构情况第17-28页
 §3-1 对京津冀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的考察第17-18页
 §3-2 对京津冀人力资本和科研机构的考察第18-19页
 §3-3 对京津冀各自技术贡献度的考察第19-20页
 §3-4 京津冀产业结构的沿革及特点第20-27页
  3-4-1 产业结构变化的宏观情况第20-23页
  3-4-2 京津冀第二、三产业内部结构第23-27页
 §3-5 本章结论第27-28页
第四章 京津冀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第28-36页
 §4-1 京津冀对外贸易的总量变化第28-29页
 §4-2 京津冀对外贸易的结构变化第29-35页
  4-2-1 北京市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情况第30-31页
  4-2-2 天津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情况第31-33页
  4-2-3 河北省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情况第33-35页
 §4-3 本章结论第35-36页
第五章 京津冀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分析第36-44页
 §5-1 比较优势的计算公式第36-37页
 §5-2 京津冀出口商品的显示比较优势第37-43页
  5-2-1 北京市出口商品RRCA iC 分析第37-39页
  5-2-2 天津市出口商品RRCA iC 分析第39-40页
  5-2-3 河北省出口商品RRCA iC 分析第40-42页
  5-2-4 京津冀整体出口商品RRC AiC 分析第42-43页
 §5-3 本章结论第43-44页
第六章 对京津冀产业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第44-49页
 §6-1 京津冀产业协调发展的条件分析第44-45页
  6-1-1 产业发展的梯度性第44页
  6-1-2 社会经济资源的互补性第44-45页
  6-1-3 区域各方利益的共同性第45页
 §6-2 优化外贸商品结构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原则第45-46页
  6-2-1 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原则第45页
  6-2-2 以产业结构升级来带动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原则第45页
  6-2-3 坚持创新和特色相结合的原则第45-46页
  6-2-4 战略性调整和适应性调整相结合的原则第46页
 §6-3 京津冀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第46-49页
  6-3-1 全面制定并落实京津冀地区产业协调发展规划第46页
  6-3-2 加速构建京津冀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体系第46-47页
  6-3-3 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构建京津冀产业链第47页
  6-3-4 注重发挥政府在区域产业发展中的协调作用第47-49页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附表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成果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机—无机杂化DMFC膜界面形态与阻醇特性研究
下一篇:我国大中型饭店采购内部控制的实施途径--基于流程视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