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沉积回收模拟含重金属废水中重金属实验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9页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含重金属废水主要来源及危害 | 第10页 |
·含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 | 第10-14页 |
·电解法基本原理 | 第14-16页 |
·电极表面处理过程 | 第14-15页 |
·电凝聚处理过程 | 第15页 |
·电解浮选过程 | 第15页 |
·电解氧化还原过程 | 第15-16页 |
·电解过程影响因素 | 第16-19页 |
·电极极化现象 | 第16-17页 |
·法拉第电解定律与电流效率 | 第17-18页 |
·电极材料对电解的影响 | 第18页 |
·槽电压对电解的影响 | 第18页 |
·电流密度对电解的影响 | 第18页 |
·电解液pH值对电解的影响 | 第18-19页 |
·阳极钝化 | 第19页 |
·搅拌作用对电解的影响 | 第19页 |
·电解槽结构 | 第19-25页 |
·电解槽的结构与形式 | 第19-20页 |
·隔膜电解 | 第20-22页 |
·电极材料 | 第22-25页 |
·电解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 第25-27页 |
·电解冶金及有关功能材料的制取 | 第25-26页 |
·电化学表面处理与加工 | 第26-27页 |
·环境保护与电解技术 | 第27页 |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27-28页 |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实验分析方法 | 第29-37页 |
·重金属离子浓度的测定方法 | 第29-31页 |
·铜元素及其浓度的测定 | 第29-30页 |
·镍元素及其浓度的测定 | 第30-31页 |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铜元素 | 第31-32页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理 | 第31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1-32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2页 |
·测定方法 | 第32页 |
·丁二铜肟分光光度法测定镍元素 | 第32-35页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理 | 第32-33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3-34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4-35页 |
·测定方法 | 第35页 |
·电解生产的经济技术指标 | 第35-37页 |
第三章 电解处理模拟含铜废水实验 | 第37-69页 |
·实验原理 | 第37-38页 |
·电解回收铜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第38-40页 |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 第40-42页 |
·电解实验装置及流程 | 第40-42页 |
·实验方法 | 第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67页 |
·电流密度对电解效果的影响 | 第42-47页 |
·电解液pH值对电解效果的影响 | 第47-49页 |
·电解液流量对电解效果的影响 | 第49-51页 |
·电解液铜浓度对电解效果的影响 | 第51-54页 |
·电解液温度对电解效果的影响 | 第54-56页 |
·电极间距对电解效果的影响 | 第56-58页 |
·电解时间对电解效果的影响 | 第58-60页 |
·隔膜电解对铜电解效果的影响 | 第60-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四章 电解处理模拟含镍废水实验 | 第69-81页 |
·实验原理 | 第69页 |
·实验方法 | 第69-7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0-80页 |
·电流密度对电解效果的影响 | 第70-73页 |
·电解液pH值对电解效果的影响 | 第73-75页 |
·电解液镍浓度对电解效果的影响 | 第75-78页 |
·电解时间对电解效果的影响 | 第78-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