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水性共聚丙烯腈纤维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9页 |
·常规聚丙烯腈纤维发展概况 | 第11-13页 |
·世界聚丙烯腈纤维工业发展情况 | 第11页 |
·我国聚丙烯腈纤维工业发展情况 | 第11-12页 |
·我国聚丙烯腈纤维行业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我国聚丙烯腈纤维工业发展对策 | 第13页 |
·亲水性纤维发展概述 | 第13-18页 |
·分类 | 第13-14页 |
·制备方法 | 第14-16页 |
·应用 | 第16-18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9-30页 |
·丙烯腈水相沉淀聚合 | 第19-24页 |
·共聚丙烯腈交联机理 | 第24-25页 |
·聚合物交联方法 | 第24页 |
·潜交联剂 | 第24-25页 |
·亲水性纤维吸湿吸水原理 | 第25-27页 |
·吸湿原理 | 第25-27页 |
·吸水原理 | 第27页 |
·聚合物共混体系相分离机理 | 第27-30页 |
·聚合物之间兼容性的判据 | 第28页 |
·成核和增加机理(NG)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常规聚丙烯腈纤维水解研究 | 第30-37页 |
·实验部分 | 第30页 |
·原料及试剂 | 第30页 |
·仪器及设备 | 第30页 |
·常规聚丙烯腈纤维水解 | 第30-31页 |
·纤维结构与性能测试 | 第31-32页 |
·FTIR测试 | 第31页 |
·形态结构观察 | 第31页 |
·力学性能 | 第31页 |
·饱和吸水率 | 第31-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6页 |
·FTIR分析 | 第32页 |
·SEM测察结果 | 第32-33页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3-34页 |
·温度对纤维吸水性能影响 | 第34-35页 |
·浓度对纤维吸水性能影响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后交联型共聚丙烯腈纤维研究 | 第37-45页 |
·实验部分 | 第37-40页 |
·原料及试剂 | 第37页 |
·仪器及设备 | 第37-38页 |
·共聚丙烯腈溶液制备 | 第38页 |
·湿法纺丝成形 | 第38-39页 |
·后交联处理 | 第39页 |
·纤维性能结构与性能测试 | 第39-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4页 |
·聚合条件对共聚丙烯腈的影响 | 第40-42页 |
·纺丝成形研究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共聚丙烯腈纤维水解研究 | 第45-54页 |
·实验部分 | 第45-46页 |
·原料及试剂 | 第45页 |
·仪器及设备 | 第45页 |
·共聚丙烯腈纤维水解实验 | 第45页 |
·结构与性能测试 | 第45-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3页 |
·FITR分析 | 第47-48页 |
·DMA分析 | 第48-49页 |
·表面形貌 | 第49-50页 |
·力学性能 | 第50-51页 |
·水解条件对吸水性能的影响 | 第51-53页 |
·水解浓度对吸水率影响 | 第51-52页 |
·水解温度对吸水率影响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共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共混纤维研究 | 第54-65页 |
·实验部分 | 第54页 |
·共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共混纤维制备 | 第54页 |
·结构与性能测试 | 第54-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4页 |
·FTIR分析 | 第55-56页 |
·DMA分析 | 第56-57页 |
·TG分析 | 第57-58页 |
·形态结构观察结果 | 第58-60页 |
·力学性能 | 第60-61页 |
·水解条件对吸水性能影响 | 第61-64页 |
·浓度 | 第61-62页 |
·温度 | 第62-64页 |
·时间 | 第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七章 亲水性共聚丙烯腈非织造布研究 | 第65-69页 |
·实验部分 | 第65-66页 |
·原料及试剂 | 第65页 |
·非织造布加工设备 | 第65页 |
·非织造布加工过程 | 第65页 |
·保水性能测试 | 第65-6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6-68页 |
·针刺非织造布加工原理 | 第66-67页 |
·吸水性能 | 第67-68页 |
·保水性能 | 第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