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电工论文--矿山机械的电力装备与自动化论文

矿井提升机交—直—交可逆调速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引言第13-14页
1 绪论第14-25页
   ·矿井提升机电力拖动方案概论第14-20页
     ·矿井提升机的工作特点及其对电力拖动系统的要求第14-16页
     ·交流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调速系统第16页
     ·晶闸管供电的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亦称 V-M系统)第16-17页
     ·晶闸管交-交变频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第17-18页
     ·双 PWM交-直-交变频调速方案第18-20页
   ·交流电动机高精度变频调速概述第20-22页
     ·矢量控制系统第20-21页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第21-22页
   ·PWM可逆整流器概论第22-24页
   ·本文所作的主要工作第24页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24-25页
2 三相电压源型 PWM整流器控制系统的理论研究第25-53页
   ·三相电压源型 PWM整流器(VSR)的电路分析第25-28页
   ·三相 VSR的交流侧稳态模型和控制原理第28-31页
     ·三相 AC-DC电压源型变流器的交流侧稳态数学模型第28-29页
     ·基于稳态数学模型的进一步分析第29-31页
   ·三相 VSR的一般数学模型第31-35页
     ·采用开关函数描述的VSR一般数学模型第31-33页
     ·采用占空比描述的VSR一般数学模型第33-35页
   ·三相 VSR的dq模型第35-40页
     ·三相物理量的通用矢量描述第36页
     ·三相静止坐标系到两相静止坐标系的变换第36-37页
     ·三相静止坐标系到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的变换第37-39页
     ·三相VSR dq模型第39-40页
   ·三相电压源型 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的研究第40-53页
     ·矿井提升机交-直-交变频调速系统对 PWM整流器的技术要求第40-41页
     ·三相 VSR控制方案的选择第41-45页
     ·矢量控制的理论分析第45-48页
     ·电流开环矢量控制与常规幅相控制的比较第48-49页
     ·电流开环矢量控制方案动态性能分析第49-53页
3 三相VSR主电路参数选择的研究第53-64页
   ·交流侧电感的选择第53-57页
     ·交流侧电感的作用第53页
     ·交流侧电感的选择约束条件第53-57页
   ·直流电压的选择第57-58页
   ·直流侧电容的选择第58-64页
     ·VSR直流侧电容的作用第58-59页
     ·VSR直流侧电容的一般选择方法第59-64页
4 三相 VSR数字化控制系统的硬件实现和软件设计第64-82页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第64-70页
     ·主电路第64-65页
     ·电量检测电路第65-67页
     ·脉冲通道电路第67-68页
     ·DSP及控制电路第68-70页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第70-76页
     ·软件开发环境第70-71页
     ·程序模块组成第71-76页
   ·实验研究第76-82页
     ·软件锁相环实验第77-78页
     ·三相 VSR电压开环实验第78-79页
     ·三相 VSR电压闭环实验第79-82页
5 矿井提升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第82-97页
   ·直接转矩控制的基本概念第82-87页
     ·定子电压空间矢量第82-84页
     ·定子电压空间矢量与定子磁链的关系第84-86页
     ·定子电压空间矢量对电动机转矩的影响第86-87页
   ·常规 DTC变频调速系统的组成及性能分析第87-94页
     ·异步电动机的磁链观测与转矩观测第88-90页
     ·定子电压空间矢量的选择第90-93页
     ·DTC变频调速系统的性能分析第93-94页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四象限运行的理论分析第94-97页
结论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0页
致谢第100-101页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唐书》的编纂及其学术成就
下一篇:番茄红素的提取、纯化、稳定性及微胶囊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