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3页 |
第一章 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垄断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与平衡 | 第13-26页 |
一、商业秘密立法价值取向中体现出的对于私权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 | 第14-16页 |
二、商业秘密立法具体的制度设计中体现出的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垄断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冲突与协调 | 第16-26页 |
(一) 关于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 | 第16-18页 |
(二) 获得商业秘密的合法手段与非法手段 | 第18-20页 |
(三) 商业秘密的侵权行为的认定及举证责任的分担 | 第20-26页 |
第二章 商业秘密保护方式与专利保护方式选择中出现的利益冲突与平衡 | 第26-47页 |
一、秘密信息所有人选择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原因和经济原因分析 | 第26-30页 |
(一) 法律原因分析 | 第26-28页 |
(二) 经济原因分析 | 第28-30页 |
二、秘密信息所有人如何在专利保护和商业秘密保护之间做出合理选择 | 第30-32页 |
(一) 根据创新的水平选择 | 第30页 |
(二) 根据技术开发的难度选择 | 第30-31页 |
(三) 根据研发情况选择 | 第31页 |
(四) 根据产品的特点选择 | 第31-32页 |
三、商业秘密的在先使用人与其后的专利权人之间的权利冲突与协调 | 第32-47页 |
(一) 认定在先使用权的构成要件 | 第34-43页 |
(二) 在先使用权的权利范围 | 第43-47页 |
第三章 作为商业秘密的权利人的企业与员工之间利益的冲突与平衡 | 第47-60页 |
一、保密协议 | 第47-53页 |
(一) 我国法律法规中关于保守商业秘密的规定 | 第47-49页 |
(二) 建立保密关系的约定保密义务与法定保密义务 | 第49-51页 |
(三) 对于员工保守企业商业秘密义务的立法建议 | 第51-53页 |
二、竞业禁止协议 | 第53-60页 |
(一) 竞业禁止纠纷的理论基础 | 第53-55页 |
(二) 我国竞业禁止的立法现状与问题 | 第55-57页 |
(三) 竞业禁止体现出的人才流动与商业秘密保护之间的冲突及协调 | 第57-60页 |
第四章 商业秘密国际保护中的利益冲突与平衡 | 第60-72页 |
一、商业秘密国际保护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 第60-62页 |
二、商业秘密的国际保护中所面临的利益平衡问题 | 第62-67页 |
(一) 商业秘密国际保护中各国国内立法的不同与建立统一的国际保护制度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 第63-65页 |
(二) 商业秘密国际保护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 | 第65-67页 |
三、我国在商业秘密国际保护中应有的立场和对策 | 第67-72页 |
(一) 商业秘密国际保护中我国应有的立场 | 第67-68页 |
(二) 我国对商业秘密国际保护中国家利益失衡问题可采取的对策 | 第68-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书目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