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 ·谐波、无功电流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 第9-10页 |
| ·谐波和无功电流产生的原因 | 第9-10页 |
| ·谐波和无功电流的危害及不良影响 | 第10页 |
| ·有关谐波含量和功率因数 | 第10-11页 |
| ·谐波抑制方法和无功补偿 | 第11-12页 |
| ·谐波抑制方法 | 第11页 |
| ·无功补偿方法 | 第11-12页 |
| ·有源滤波器对电力系统的谐波和无功电流综合治理 | 第12-13页 |
| ·有源滤波器中的电流检测方法 | 第13-16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 第2章 供电系统中谐波和无功电流的理论分析 | 第17-22页 |
| ·谐波和谐波特点 | 第17-18页 |
| ·谐波的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 ·供电系统谐波特点 | 第18页 |
| ·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 第18-19页 |
| ·正弦电路的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 第18-19页 |
| ·非正弦电路的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 第19页 |
| ·整流设备的谐波 | 第19-22页 |
| 第3章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谐波和无功电流检测 | 第22-33页 |
| ·三相瞬时无功功率理论 | 第22-25页 |
| ·基于pq的三相瞬时无功功率理论 | 第22-24页 |
| ·基于i_p-i_q的三相瞬时无功功率理论 | 第24-25页 |
| ·基于三相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谐波和无功电流检测 | 第25-28页 |
| ·基于三相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p-q检测法 | 第25-27页 |
| ·基于三相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i_p-i_q检测法 | 第27-28页 |
|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在i_p-i_q检测法中的应用 | 第28-33页 |
| ·PLL(锁相环)设计方法 | 第28-29页 |
| ·查表法求解SIN、COS的设计方法 | 第29-30页 |
| ·数字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 第30-31页 |
| ·快速傅立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 | 第31-33页 |
| 第4章 检测系统的FPGA实现 | 第33-49页 |
| ·引言 | 第33页 |
| ·FPGA元件综述及Verilog程序设计 | 第33-35页 |
| ·XILINX公司FPGA元件结构 | 第34-35页 |
| ·FPGA设计要求 | 第35页 |
| ·Verilog程序设计 | 第35页 |
| ·基于FPGA的检测系统设计 | 第35-49页 |
| ·检测系统总体设计 | 第35-36页 |
| ·ADC部分设计 | 第36-38页 |
| ·ωt检测及SIN、COS计算部分设计 | 第38-41页 |
| ·IPIQ计算电路设计 | 第41-43页 |
| ·滤波器电路设计 | 第43-45页 |
| ·IPIQ反变换计算电路设计 | 第45-47页 |
| ·谐波电流计算电路设计 | 第47-49页 |
| 第5章 DSP在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 第49-59页 |
| ·DSP元件综述 | 第49-51页 |
| ·TMS320LF2407A DSP特点和资源 | 第49-50页 |
| ·TMS320LF2407A功能简介 | 第50页 |
| ·TMS320LF2407A中央处理单元 | 第50-51页 |
| ·TMS320LF2407A的开发环境 | 第51页 |
| ·DSP作为上位机的设计 | 第51-52页 |
| ·FPGA与TMS320LF2407A的接口设计 | 第51-52页 |
| ·快速傅立叶变换(Fourier Transform)对谐波电流的分析 | 第52-54页 |
| ·利用快速傅立叶变换对谐波电流的分析 | 第52-53页 |
| ·FFT计算模块设计 | 第53-54页 |
| ·显示模块 | 第54-55页 |
| ·显示部分的硬件设计 | 第54-55页 |
| ·显示部分的程序设计 | 第55页 |
| ·CAN总线模块 | 第55-57页 |
| ·CAN接口电路设计 | 第55-56页 |
| ·CAN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 第56-57页 |
| ·键盘设计 | 第57-59页 |
| ·键盘接口电路设计 | 第57-58页 |
| ·键盘扫描程序设计 | 第58-59页 |
| 第6章 检测系统与APF联合调试仿真 | 第59-64页 |
| ·并联型APF工作原理 | 第59页 |
| ·基于MATLAB中SIMULINK的APF的计算机仿真 | 第59-61页 |
| ·APF的计算机仿真波形 | 第61-64页 |
| ·APF投入之前的仿真波形 | 第61-62页 |
| ·APF投入之后的仿真波形 | 第62-64页 |
| 结论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被接受的论文 | 第69-70页 |
| 附录B: VERILOG HDL源程序 | 第70-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