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程序设计论文

移动数据库事务模型的研究及实现

摘要第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3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第12页
   ·国内外研究情况第12页
   ·本文所做的工作第12-13页
   ·本文组织结构第13页
第二章 移动数据库技术概述第13-17页
   ·移动数据库的运行环境第13-14页
   ·移动数据库的体系结构第14-15页
   ·移动数据库的关键技术第15-17页
     ·移动事务处理第15-16页
     ·数据复制/缓存技术第16页
     ·数据广播第16-17页
     ·移动查询处理第17页
     ·AGENT技术第17页
第三章 移动事务处理技术第17-30页
   ·传统事务与移动事务的主要区别第17-19页
   ·移动事务的定义第19-20页
   ·移动事务的基本特征第20页
   ·理想移动事务模型标准第20-21页
   ·典型的移动事务模型第21-28页
     ·Kangaroo事务模型第21-24页
     ·Clustering模型第24页
     ·Pro-motion事务模型第24-25页
     ·带预读/写事务模型第25-27页
     ·O2PC-MT模型第27页
     ·移动事务处理模型评价第27-28页
   ·数据一致性第28-29页
   ·过区切换第29页
   ·移动事务的恢复第29-30页
第四章 RH-MT事务模型第30-45页
   ·设计背景第30-31页
   ·移动事务处理的需求目标第31页
   ·模型的总体结构第31-32页
   ·模型设计说明第32-38页
     ·重要概念第32-33页
     ·功能模块说明第33-38页
   ·RH-MT模型的关键技术分析第38-43页
     ·对移动性的支持第38-41页
     ·断接的处理策略第41页
       ·被动断接处理第41页
       ·主动断接处理第41页
     ·数据一致性的实现第41-42页
     ·移动事务的恢复第42-43页
   ·移动事务处理协议第43-45页
     ·客户机事务处理协议第43-44页
     ·服务器事务处理协议第44-45页
第五章 系统的模拟实现第45-53页
   ·设计方案第45页
   ·设计说明第45-50页
     ·客户端设计第45-48页
     ·服务器端设计第48-50页
   ·模拟的实现结果第50-53页
     ·普通收发事务处理第50-51页
     ·结果挂起事务处理第51-52页
     ·过区切换事务处理第52-53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附录第58-59页
原创性声明第59页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标准英语》(初一)的分析与评估
下一篇:基于直接法的考虑励磁控制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