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剩余活性污泥的资源化利用研究

第一章 概论第1-21页
 一 前言第9页
 二 微生物絮凝剂及其研究概况第9-14页
   ·传统的絮凝剂第9-10页
   ·微生物絮凝剂及其发展简史第10-11页
   ·微生物絮凝剂的特点第11-12页
   ·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类第12页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第12-13页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第13-14页
   ·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前景第14页
   ·本研究的特点第14页
 三 剩余活性污泥中的细菌及其表面zeta电位第14-17页
   ·细菌的分类第15页
   ·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化学组成第15-16页
   ·剩余活性污泥中细菌的表面zeta电位第16-17页
 四 酸碱与化学消毒剂对细菌的作用第17-19页
   ·酸碱对细菌的影响第17-18页
   ·化学消毒剂对细菌的作用第18-19页
 参考文献第19-21页
第二章 pH值对剩余活性污泥中游离细菌的zeta电位及其吸附性的影响第21-28页
 一 材料和方法第21-23页
   ·主要试剂第21页
   ·主要仪器第21页
   ·实验方法第21-23页
     ·剩余活性污泥的预处理第22页
     ·酸碱对该活性污泥中游离细菌的zeta电位的影响第22页
     ·酸碱对活性污泥吸附性的影响第22页
     ·活性污泥与活性炭吸附性的比较第22-23页
 二 结果与讨论第23-26页
   ·pH值对活性污泥中游离细菌的zeta电位的影响第23-24页
   ·pH值对活性污泥吸附性的影响第24-25页
   ·活性污泥与活性炭吸附性的比较第25-26页
 三 结论第26-27页
 参考文献第27-28页
第三章 化学消毒剂对剩余活性污泥中游离细菌的zeta电位的影响第28-38页
 一 材料和方法第28-30页
   ·主要试剂第28页
   ·主要仪器第28-29页
   ·实验方法第29-30页
 二 结果与讨论第30-36页
   ·化学消毒剂对活性污泥中游离细菌的zeta电位的影响第30-34页
     ·甲醛第30-31页
     ·戊二醛第31-32页
     ·双氧水第32-33页
     ·高锰酸钾第33-34页
   ·消毒剂浸泡后的污泥的絮凝性能第34-36页
     ·甲醛、戊二醛、双氧水、高锰酸钾第34页
     ·新洁尔灭(苯扎溴铵)第34-36页
 三 小结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8页
第四章 改性剩余活性污泥的最佳改性条件及其对实际废水的处理效果第38-53页
 一 材料和方法第38-41页
   ·主要试剂第38页
   ·主要仪器第38-39页
   ·实验方法第39-41页
     ·剩余活性污泥的预处理第39页
     ·制备粘土悬浊液第39页
     ·原始污泥的絮凝效果第39页
     ·酸改性污泥的絮凝效果第39页
     ·碱改性污泥的絮凝效果第39-40页
     ·改性污泥用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第40页
     ·改性污泥对不同pH值的废水的絮凝效果第40页
     ·改性污泥对实际废水的处理效果第40-41页
     ·改性污泥对重金属离子废液的处理效果第41页
     ·改性污泥处理工业废水中试效果第41页
     ·改性污泥的稳定性测试第41页
 二 结果与讨论第41-51页
   ·原始污泥的絮凝效果第41-42页
   ·酸改性污泥的絮凝效果第42-43页
   ·碱改性污泥的絮凝效果第43-44页
   ·改性污泥用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第44-45页
   ·改性污泥对不同pH值的废水的絮凝效果第45-46页
   ·改性污泥对实际废水的处理效果第46-47页
   ·改性污泥对重金属离子废液的处理效果第47-48页
   ·改性污泥处理工业废水中试效果第48-50页
   ·改性污泥的稳定性测试第50-51页
 三 小结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3-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研究
下一篇:先锋戏剧与传统资源--以林兆华、孟京辉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