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短信和语音合成的报警接口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课题背景和依据 | 第9-11页 |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和趋势 | 第11页 |
·项目研究的意义及应用价值 | 第11-12页 |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应用价值 | 第12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作者的主要工作 | 第12页 |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相关的主要技术 | 第14-24页 |
·短信MODEN | 第14-17页 |
·DCE 与DTE 设备 | 第14页 |
·手机模块与AT 指令 | 第14-17页 |
·短信内容的传送 | 第17页 |
·短信编程技术 | 第17-20页 |
·PDU 编码规则 | 第17-19页 |
·编码的编程考虑 | 第19-20页 |
·组件编程 | 第20-23页 |
·组件编程接口的特点 | 第20-21页 |
·该组件提供的主要功能 | 第21-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及实现方案 | 第24-31页 |
·发展趋势及要求 | 第24-25页 |
·短信报警的可行性与适用性 | 第25-27页 |
·GSM 无线网络 | 第25页 |
·短信息业务SMS | 第25-26页 |
·短信收发技术 | 第26-27页 |
·短信报警是系统的可靠延伸 | 第27页 |
·与PC 机监控系统结合的优势 | 第27页 |
·应用的方便性 | 第27-28页 |
·接口实现方案 | 第28-30页 |
·接口工作流程 | 第28-29页 |
·接口实现方案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短信MODEN 的设计与实现 | 第31-45页 |
·硬件接口 | 第31-35页 |
·智能模块 | 第31-32页 |
·手机模块 | 第32-33页 |
·语音合成模块 | 第33-35页 |
·与PC 机的通信协议 | 第35-39页 |
·CH372 物理端点 | 第35-36页 |
·CH372 的数据收发 | 第36-38页 |
·上位机与下位机间的对话协议 | 第38-39页 |
·单片机的软件设计 | 第39-41页 |
·短信的接收和发送处理 | 第39页 |
·语音合成处理 | 第39-41页 |
·接口的可靠性设计 | 第41-44页 |
·干扰源分析 | 第42页 |
·抗干扰措施 | 第42-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组件设计与实现 | 第45-65页 |
·组件的设计思路 | 第45-49页 |
·组件的设计规划 | 第45-48页 |
·组件与单片机的通信处理 | 第48-49页 |
·组件的属性设计 | 第49-54页 |
·属性设置 | 第49-50页 |
·USB 设备打开设置 | 第50-52页 |
·USB 设备关闭 | 第52-53页 |
·PDU 串传送的执行 | 第53-54页 |
·组件的事件设计 | 第54-55页 |
·组件的方法设计 | 第55-64页 |
·主要方法设置 | 第55-56页 |
·读取短信的方法 | 第56页 |
·PDU 串编码方法 | 第56-59页 |
·外部处理编码PDU 串源的方法 | 第59-61页 |
·语音报警的方法 | 第61-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结果测试与分析 | 第65-70页 |
·设计结果展示 | 第65-66页 |
·结果测试过程 | 第66-67页 |
·成果分析 | 第67-69页 |
·小结 | 第69-70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1页 |
·课题的创新点 | 第70页 |
·继续研究的方向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附录 | 第75-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