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缩略语表 | 第10-11页 |
| 1 引言 | 第11-12页 |
| 2 研究对象 | 第12-18页 |
| ·病例选择 | 第12页 |
| ·诊断标准 | 第12-16页 |
| ·原发性痛经西医诊断标准 | 第12页 |
| ·中医证候辨证标准 | 第12-13页 |
| ·痛经症状评分标准 | 第13-14页 |
| ·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 第14-15页 |
| ·疼痛程度标尺评分标准 | 第15-16页 |
| ·病情程度分级标准 | 第16页 |
| ·病例纳入标准 | 第16页 |
| ·病例排除标准 | 第16-17页 |
| ·病例剔除标准 | 第17页 |
|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 第17-18页 |
| ·脱落病例标准 | 第17页 |
| ·脱落病例的处理 | 第17-18页 |
| ·中止试验标准 | 第18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18-28页 |
| ·试验方法 | 第18-20页 |
| ·试验设计 | 第18页 |
| ·样本含量 | 第18-19页 |
| ·随机分组方法 | 第19页 |
| ·盲法设计 | 第19页 |
| ·对照药选择 | 第19-20页 |
| ·治疗方案 | 第20-21页 |
| ·试验药品的名称和规格 | 第20页 |
| ·用药方法及疗程 | 第20页 |
| ·随访 | 第20页 |
| ·合并用药 | 第20-21页 |
| ·试验药品管理 | 第21页 |
| ·观测项目 | 第21-23页 |
| ·一般记录项目 | 第21-22页 |
| ·观察指标 | 第22页 |
| ·观测时点 | 第22-23页 |
| ·疗效判定标准 | 第23-24页 |
| ·疼痛程度标尺疗效评定标准 | 第23页 |
| ·痛经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 第23-24页 |
|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 第24页 |
| ·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 第24页 |
| ·安全性评价 | 第24-25页 |
| ·不良事件的观察 | 第25-26页 |
| ·不良事件的定义 | 第25页 |
| ·试验用药预期不良反应 | 第25页 |
| ·不良事件与药物因果关系判断 | 第25-26页 |
| ·不良事件严重程度的判定 | 第26页 |
| ·不良事件的处理 | 第26页 |
| ·试验的质量控制与保证 | 第26-28页 |
| ·实验室的质控措施 | 第26-27页 |
| ·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 | 第27页 |
| ·提高受试者依从性的措施 | 第27页 |
| ·监察制度 | 第27页 |
| ·数据管理 | 第27-28页 |
| 4 统计分析 | 第28-30页 |
| ·分析数据集 | 第28页 |
| ·全分析集 | 第28页 |
| ·疗效评价数据集 | 第28页 |
| ·安全性分析数据集 | 第28页 |
| ·统计分析内容 | 第28-29页 |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 ·统计描述 | 第29页 |
| ·统计推断 | 第29页 |
| ·统计表达 | 第29页 |
| ·统计软件 | 第29-30页 |
| 5 试验结果 | 第30-62页 |
| ·两组病例分布情况 | 第30页 |
| ·病例可比性分析 | 第30-36页 |
| ·治疗前人口学特征和一般检查 | 第30-32页 |
| ·疗前总评分比较 | 第32-36页 |
| ·疗效分析 | 第36-56页 |
| ·综合疗效分析 | 第36-39页 |
| ·疗后不同时问点各项证候评分比较 | 第39页 |
| ·疗后不同时间点痛经症状评分比较 | 第39-50页 |
| ·疗后不同时间点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第50-56页 |
| ·合并用药 | 第56页 |
| ·安全性分析 | 第56-60页 |
| ·一般项目 | 第56页 |
| ·实验室安全性检查指标 | 第56-60页 |
| ·试验不良反应情况及与试验药物关系 | 第60页 |
| ·疗效总结 | 第60页 |
| ·随访分析 | 第60-62页 |
| ·随访期总评分比较 | 第61页 |
| ·随访期痛经症状评分比较 | 第61-62页 |
| ·随访期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第62页 |
| ·安全性评价 | 第62页 |
| 6 结论 | 第62-63页 |
| ·疏经防痛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肝郁血瘀型)能明显缓解痛经疼痛程度 | 第62-63页 |
| ·疏经防痛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肝郁血瘀型)对中医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 | 第63页 |
| ·疏经防痛胶囊对原发性痛经(肝郁血瘀型)疗效肯定 | 第63页 |
| 7 讨论 | 第63-67页 |
| ·中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病因病机认识 | 第63-64页 |
| ·西医学对原发性痛经认识 | 第64-65页 |
| ·疏经防痛胶囊的组方原则 | 第65-66页 |
| ·导师对原发性痛经的认识及经验 | 第66-67页 |
| ·病因病机认识 | 第66页 |
| ·防治见解 | 第66-67页 |
| 8 问题与展望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0页 |
| 文献综述 | 第70-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 附录 | 第91-92页 |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