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外科论文--现代医学外科疾病论文

益气透脓法治疗糖尿病足湿性坏疽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缩略词表第10-11页
1.前言第11-13页
2.研究对象第13-15页
   ·病例来源第13页
   ·两组入组患者均衡性分析第13-15页
     ·两组入组患者性别、年龄构成情况比较第13-14页
     ·两组入组患者临床分级构成比较第14页
     ·两组入组患者病程及坏疽时间构成比较第14页
     ·两组入组患者初始血糖分布情况比较第14-15页
3.研究方法第15-24页
   ·诊断标准第15-16页
     ·糖尿病诊断标准第15页
     ·糖尿病足诊断标准第15页
     ·糖尿病足分型标准第15-16页
     ·糖尿病足气虚血瘀、湿毒蕴阻型诊断标准第16页
   ·病例入选标准第16-17页
   ·病例排除、剔除标准第17页
     ·病例排除标准第17页
     ·病例剔除标准第17页
   ·病例脱落标准第17页
   ·临床治疗方案第17-19页
     ·基础治疗第18页
     ·外科清创换药第18页
     ·气虚血瘀、湿毒蕴阻型治疗组干预治疗方案第18-19页
     ·疗程:8周为一疗程第19页
   ·观察指标和方法第19-21页
     ·一般信息资料观察第19页
     ·疗效性指标第19-21页
     ·安全性指标第21页
   ·疗效评价第21-22页
     ·疮面及症候疗效判断方法第21-22页
       ·疮面疗效评定方法第21页
       ·证侯疗效判定方法第21-22页
       ·糖尿病足踝肱比、趾肱比疗效评定方法第22页
     ·安全性评价标准第22页
   ·终止和撤除临床试验的标准第22-23页
     ·终止试验的标准第23页
     ·病例的剔除、撤除、脱落原则第23页
   ·统计分析方法第23-24页
4.结果第24-28页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情况分析第24页
   ·两组患者治疗后疮面情况分析第24-25页
   ·两组患者治疗后疮面疗效评价第25页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体征评分比较分析第25页
   ·两组患者糖尿病足中医症状及体征疗效评价分析第25-26页
   ·糖尿病足患侧踝肱比、趾肱比自身前后比较第26-27页
     ·治疗组患侧踝肱比、趾肱比自身前后比较第26页
     ·对照组患侧踝肱比、趾肱比自身前后比较第26-27页
   ·糖尿病足两组患侧踝肱比、趾肱比疗效组间比较第27页
     ·糖尿病足两组患侧踝肱比疗效组间比较第27页
     ·糖尿病足两组患侧趾肱比疗效组间比较第27页
   ·安全性观察第27页
   ·病例脱失情况第27-28页
5.讨论第28-40页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足的认识第28-33页
     ·发生机理:糖尿病的发生有很多因素第28-29页
     ·糖尿病足分级第29页
     ·糖尿病足的分型第29页
     ·检查方法第29-30页
     ·踝肱比、趾肱比的测定第30-31页
     ·治疗第31-32页
       ·糖尿病足的基础治疗第31页
       ·内科治疗第31-32页
       ·外科治疗第32页
     ·结语第32-33页
   ·中医对糖尿病足的认识第33-34页
     ·历史渊源第33页
     ·病因病机第33页
     ·治则治法第33-34页
   ·导师治疗糖尿病湿性坏疽的学术思想第34-36页
     ·关于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第34页
     ·关于糖尿病足湿性坏疽病因病机的认识第34-35页
     ·关于糖尿病足湿性坏疽气虚血瘀、湿毒蕴阻治则治法的确立第35-36页
   ·处方解与现代药理研究第36-37页
     ·药物组成第36-37页
     ·处方解与现代药理研究第37页
   ·中药内服与外洗应用于糖尿病足湿性坏疽临床疗效特点分析第37-40页
     ·促进疮面炎症消退第38页
     ·有效祛腐第38页
     ·改善疮周微循环促进肉芽生长第38页
     ·疮面愈合疗效显著第38-40页
6.研究结论第40-41页
7.问题第41页
8.展望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45页
综述第45-62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附件一第62-65页
附件二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医证型与QTc离散度的相关性分析
下一篇:疏经防痛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肝郁血瘀型)随机、单盲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