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北斗的武汉港区航标监控系统方案的研究
第1章 绪论 | 第1-12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当前国内外航标管理的现状 | 第9-10页 |
·国内现状 | 第9页 |
·武汉航道局航标管理现状 | 第9-10页 |
·国外现状 | 第10页 |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第2章 基于北斗的航标无线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12-31页 |
·航标自动监控系统 | 第12-15页 |
·航标的作用 | 第12页 |
·航标的传统管理模式 | 第12-13页 |
·航标的自动化监控 | 第13-14页 |
·航道的信息化进展 | 第14-15页 |
·系统的总体功能 | 第15-16页 |
·系统通信方案的选择 | 第16-18页 |
·自建专用无线通信网络 | 第16-17页 |
·使用现成的移动通信网络 | 第17-18页 |
·定位方式的选择 | 第18-21页 |
·陆基无线电导航系统 | 第18-19页 |
·蜂窝网无线电定位系统 | 第19页 |
·卫星导航系统 | 第19-21页 |
·航标监控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 第21-26页 |
·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23-24页 |
·监控终端的设计 | 第24-26页 |
·GSM短消息通信技术 | 第26-30页 |
·GSM短消息的数据接口及控制协议 | 第27-28页 |
·GSM Modem与AT指令集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差分技术在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中的应用 | 第31-42页 |
·北斗导航原理及系统结构组成 | 第31-33页 |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工作原理 | 第31-32页 |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结构组成 | 第32-33页 |
·差分GPS定位技术 | 第33-36页 |
·位置差分原理 | 第34-35页 |
·伪距差分原理 | 第35页 |
·载波相位差分原理 | 第35-36页 |
·北斗导航中的差分定位技术 | 第36-41页 |
·北斗导航定位和GPS定位系统的区别 | 第37页 |
·北斗导航中的差分定位技术 | 第37-40页 |
·坐标转换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监控中心系统的软件设计及其仿真 | 第42-63页 |
·监控中心系统结构 | 第42-43页 |
·地理信息系统 | 第43-46页 |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43-45页 |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型的特点 | 第45-46页 |
·电子地图二次开发控件MapX | 第46-51页 |
·组件技术的兴起 | 第46页 |
·组件技术与GIS的发展 | 第46-48页 |
·GIS组件MapX简介 | 第48-51页 |
·系统数据库的建立及软件设计 | 第51-62页 |
·数据库设计 | 第51-55页 |
·软件设计 | 第55-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总结 | 第63-65页 |
·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不足 | 第64页 |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发表情况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