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28页 |
·前言 | 第9-11页 |
·根瘤菌的形态、生理生化特点 | 第9-10页 |
·豆科植物根瘤形成的一般过程 | 第10页 |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互接种族关系 | 第10-11页 |
·根瘤菌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研究方法 | 第11-21页 |
·生物的多样性 | 第11页 |
·表型多样性 | 第11-14页 |
·遗传多样性 | 第14-21页 |
·根瘤菌分类和系统发育学研究进展 | 第21-28页 |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8-30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30-41页 |
·供试菌株及引物 | 第30-33页 |
·培养基 | 第33-34页 |
·试剂 | 第34-36页 |
·方法 | 第36-41页 |
·根瘤菌的分离和纯化 | 第36-37页 |
·菌株回接与有效性试验 | 第37页 |
·总DNA提取 | 第37页 |
·大肠杆菌质粒DNA制备(常规碱变性法) | 第37-38页 |
·16S rDNA PCR-RFLP | 第38页 |
·16S rDNA全序列分析 | 第38-39页 |
·16S-23S rDNA基因间扩增片段限制性内切酶切片段的多态性分析 | 第39页 |
·随机引物扩增DNA片段多态性分析(RAPD) | 第39-41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41-71页 |
·大豆慢生根瘤菌16S rRNA基因PCR-RFLP聚类分析 | 第41-46页 |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 第46-47页 |
·16S-23S rRNA IGS PCR-RFLP分析 | 第47-51页 |
·RAPD聚类分析 | 第51-57页 |
·豇豆根瘤菌16S rRNA基因PCR-RFLP聚类分析 | 第57-62页 |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 第62-63页 |
·16S-23S rRNA IGS PCR-RFLP分析 | 第63-66页 |
·RAPD聚类分析 | 第66-71页 |
5.讨论 | 第71-81页 |
发表文章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附录 | 第83-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