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供销管理论文

非营利组织的合作营销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0页
   ·研究对象与目的第12-14页
   ·文献综述第14-23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4-20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20-23页
   ·基本概念与前提假定第23-28页
     ·基本概念第23-26页
     ·非营利组织合作营销的前提假定第26-28页
   ·论文框架和研究方法第28-30页
     ·论文框架第28-29页
     ·研究方法第29-30页
第二章 非营利组织合作营销的动因分析第30-51页
   ·非营利组织合作营销产生的社会背景第30-37页
     ·信息技术革命的冲击与影响第30-32页
     ·不可逆转的经济全球化趋势第32-34页
     ·政府的普遍性危机与职能变革第34-36页
     ·社会问题的加剧与公民社会运动的兴起第36-37页
   ·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企业的共生关系第37-45页
     ·共生前提:政府、企业与非营利组织间的职能差异第38-40页
     ·政府的职能变革及其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公私合作要求第40-42页
     ·企业社会责任的兴起及其与非市场力量的合作要求第42-43页
     ·非营利组织以合作求公益的路径选择与倚赖第43-45页
   ·非营利组织的适应性与持续性发展要求第45-51页
     ·顺应环境变化,提高非营利组织的持续生存能力第46-48页
     ·满足非营利组织营销的特殊要求,提高非营利组织的营销绩效第48-51页
第三章 非营利组织合作营销的理论基础第51-77页
   ·关系营销理论第51-58页
     ·关系营销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脉络第51-54页
     ·关系营销的范式变革与理论创新第54-57页
     ·对非营利组织合作营销的借鉴与启示第57-58页
   ·公共选择理论第58-65页
     ·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创新第59-61页
     ·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失败分析第61-63页
     ·公共选择理论对非营利组织合作营销的启示第63-65页
   ·交易成本理论第65-70页
     ·科斯的观点与贡献第65-66页
     ·威廉姆森对交易成本理论的发展第66-68页
     ·其他学者的观点与发展第68-69页
     ·对非营利组织合作营销的借鉴与指导第69-70页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70-77页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历程第71-72页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内容第72-75页
     ·利益相关者理论对非营利组织合作营销的借鉴和启示第75-77页
第四章 非营利组织合作营销的运行机制第77-111页
   ·非营利组织合作营销的涵义和模式比较第77-81页
     ·非营利组织合作营销的涵义第77-78页
     ·非营利组织合作营销的模式比较和评价第78-81页
   ·非营利组织合作营销的适用要求第81-86页
     ·非营利组织的管理特点和作用范围第81-83页
     ·非营利组织合作营销的适用要求第83-86页
   ·非营利组织合作营销的工具选择第86-95页
     ·4Ps的局限第87-91页
     ·4Rs策略的提出第91-93页
     ·非营利组织合作营销的工具选择第93-95页
   ·非营利组织合作营销的形式第95-111页
     ·非营利组织的内部合作营销第96-100页
     ·非营利组织的纵向合作营销第100-105页
     ·非营利组织的横向合作营销第105-111页
第五章 非营利组织合作营销的实施与管理第111-142页
   ·自我审查与评估第111-120页
     ·明确组织的使命、目标与业务第112-113页
     ·了解组织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第113-116页
     ·分析组织的内在能力第116-117页
     ·把握组织的营销环境第117-120页
   ·理性选择合作伙伴第120-127页
     ·有关合作营销项目的设计和提议第120-121页
     ·确定合作伙伴的选择标准第121-123页
     ·合作伙伴的选择路线第123-127页
   ·构建合作营销计划第127-133页
     ·合作营销计划的分析框架第127-128页
     ·合作营销计划的基本内容第128-132页
     ·形成书面的正式文件并做出公告第132-133页
   ·执行合作营销计划第133-138页
     ·调整组织内部关系,为合作营销项目的实施创造有利环境第133-134页
     ·强化合作组织间的沟通,促进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与真诚合作第134页
     ·积极应对风险和冲突第134-137页
     ·建立实施监控,分阶段考评合作营销的执行结果第137-138页
   ·后续评估第138-142页
     ·后续评估的内容第138-139页
     ·后续评估的步骤第139-142页
第六章 合作营销在我国非营利组织中的适用与发展第142-183页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特性及其导入合作营销的必然性第142-153页
     ·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界定第142-144页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特点第144-150页
     ·我国非营利组织导入合作营销的必然性第150-153页
   ·我国非营利组织合作营销过程中的问题分析第153-171页
     ·使命危机第153-157页
     ·管理危机第157-162页
     ·独立性危机第162-166页
     ·社会合法性危机第166-171页
   ·我国非营利组织导入合作营销的具体对策第171-183页
     ·明确非营利组织的使命,强调其公益性和服务性第172-174页
     ·强化非营利组织的能力建设,实现合作与自治的平衡第174-178页
     ·加强非营利组织间的合作,促进外部环境和制度的改善第178-180页
     ·坚持信息批露,推动非营利组织的诚信建设第180-183页
结语第183-185页
参考文献第185-197页
致谢第197-198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198页

论文共1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精英高等教育保护策略初探--兼谈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精英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下一篇:具有部分缺失数据时两个Poisson总体的估计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