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居住区规划论文

住区发展的新趋势--以公共活动导向的城市住区规划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8-12页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8页
   ·研究对象与必要性第8-9页
   ·相关概念的解释第9页
   ·研究方法第9-10页
   ·研究框架第10-12页
第一章:现代城市住区规划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第12-22页
   ·国外城市住区规划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第12-17页
     ·工业革命早期对城市住区的探索第12页
     ·20 世纪60 年代以前——功能主义思想下的住区规划第12-14页
     ·20 世纪80 年代以前——对功能主义的反思第14-16页
     ·新都市主义第16-17页
   ·我国现代城市住区空间组织的发展演变第17-20页
     ·1950 年代--小区规划理论初步形成第17-18页
     ·1960—1970 年代建设停滞期第18页
     ·1980—1990 年代初期准市场经济时期第18-19页
     ·1990 年代后中期以来第19-20页
   ·小结第20-22页
第二章:我国住区公共活动空间的发展实践及存在问题第22-31页
   ·我国住区公共活动功能与空间的现状第22-26页
     ·道路—用地模式第22-23页
     ·公共设施配套第23-25页
     ·公共空间第25-26页
   ·形成我国封闭的住区组织结构的内在根源第26-29页
     ·“谁开发、谁配套”的开发主体第26-27页
     ·产权的界定与排他性——封闭小区的根源第27-28页
     ·由排他范围引发的问题——小区公共设施供给的困惑第28-29页
   ·小结第29-31页
第三章:城市住区公共活动的功能与空间系统研究第31-51页
   ·城市住区的道路规划布局第31-35页
     ·城市道路网的布局形式第31-32页
     ·住区道路的组织方式第32-35页
   ·城市住区的公共设施配置第35-47页
     ·城市住区公共设施的分类第35-38页
     ·城市住区公共设施的提供主体第38-42页
     ·城市住区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第42-47页
   ·城市住区的公共空间体系第47-50页
     ·城市住区中的公共空间第47-48页
     ·城市住区公共空间的构架第48-50页
   ·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以公共活动为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组织与实施策略第51-60页
   ·以公共活动为导向的住区组织结构第51-54页
     ·合适的住宅街区规模第51-53页
     ·开放的网络结构第53-54页
   ·住区公共活动功能与空间的实施策略第54-59页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并重第54-57页
     ·从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第57-59页
   ·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案例研究:镇江南徐中心区规划第60-64页
   ·开放的结构第61页
   ·住区公共活动功能与空间系统第61-62页
   ·运作与管理第62-63页
   ·小结第63-64页
结语第64-65页
附录第65-69页
致谢第69-70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70-73页
图片索引第73-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统计分析的矩形件排样问题遗传算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统计试验的马氏链点值预测方法和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方法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