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1 综述 | 第12-35页 |
| ·TiO_2光催化剂降解有机物的机理 | 第12-13页 |
| ·光催化的化学动力学 | 第13-15页 |
| ·TiO_2的表面化学 | 第13-14页 |
| ·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 | 第14-15页 |
| ·纳米TiO_2粉体的制备方法 | 第15-18页 |
| ·TiCl_4氢氧火焰法 | 第15页 |
| ·钛醇盐气相水解法 | 第15页 |
| ·钛醇盐气相热解法 | 第15页 |
| ·TiCl_4气相氧化法 | 第15-16页 |
| ·溶胶凝胶法(sol—gel) | 第16页 |
| ·液相水解法 | 第16-17页 |
| ·水热合成法 | 第17页 |
| ·微乳液法 | 第17-18页 |
| ·TiO_2纳米管的制备 | 第18-19页 |
| ·模板法 | 第18页 |
| ·化学处理法 | 第18-19页 |
| ·电化学阳极氧化法 | 第19页 |
| ·影响TiO_2光催化降解速率的因素 | 第19-22页 |
| ·催化剂 | 第19-20页 |
| ·与降解条件有关的因素 | 第20-22页 |
| ·提高光催化降解效率的途径 | 第22-28页 |
| ·表面贵金属沉积 | 第22-23页 |
| ·金属离子掺杂 | 第23页 |
| ·与其它半导体复合 | 第23-24页 |
| ·表面光敏化 | 第24页 |
| ·纳米二氧化钛组装到多孔固体中 | 第24-25页 |
| ·表面螯合及衍生作用 | 第25页 |
| ·量子化TiO_2粒子(Q-TiO_2) | 第25页 |
| ·多种技术的藕联 | 第25-26页 |
| ·负载型TiO_2的制备 | 第26-28页 |
| ·光催化反应器 | 第28-29页 |
| ·间歇式反应器 | 第28页 |
| ·连续式反应器 | 第28-29页 |
| ·光催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 第29-33页 |
| ·脱除水中有机污染物 | 第29页 |
| ·脱除水中无机氮 | 第29-33页 |
| ·研究现状分析 | 第33-35页 |
| 2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第35-36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5页 |
| ·研究内容 | 第35-36页 |
| 3 TiO_2/ZSM-5光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第36-48页 |
| ·原理 | 第36-37页 |
| ·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原理 | 第36页 |
| ·TiO_2负载的基本原理 | 第36-37页 |
| ·实验试剂及设备 | 第37-38页 |
| ·实验部分 | 第38-39页 |
| ·催化剂制备 | 第38页 |
| ·催化剂表征 | 第38页 |
| ·活性表征 | 第38-39页 |
| ·实验结果讨论 | 第39-46页 |
| ·催化剂表征 | 第39-42页 |
| ·活性表征 | 第42-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4 Pt/TiO_2/ZSM-5的制备及其光催化脱氮的研究 | 第48-58页 |
| ·实验试剂及设备 | 第48页 |
| ·实验部分 | 第48-49页 |
| ·Pt/TiO_2/ZSM-5的制备 | 第48-49页 |
| ·催化剂的光催化脱氮活性评价 | 第49页 |
| ·实验结果讨论 | 第49-56页 |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49-52页 |
| ·催化剂光催化脱氮活性评价 | 第52-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5.掺氮TiO-2/MCM-41的制备及其光催化脱氮的研究 | 第58-67页 |
| ·实验试剂及设备 | 第58页 |
| ·实验部分 | 第58-59页 |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58-59页 |
| ·催化剂的光催化脱氮活性评价 | 第59页 |
| ·实验结果讨论 | 第59-66页 |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59-62页 |
| ·催化剂光催化脱氮活性评价 | 第62-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6.结论和建议 | 第67-69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建议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