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海区通航环境安全评价与规划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与概况 | 第10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2页 |
第2章 通航安全的范畴及体系结构 | 第12-20页 |
·安全概述 | 第12-15页 |
·安全、危险与风险 | 第12-14页 |
·风险的可接受准则 | 第14-15页 |
·通航 | 第15-16页 |
·通航安全 | 第16-17页 |
·通航的风险控制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第3章 通航环境与安全管理 | 第20-23页 |
·通航水域与通航环境的概述 | 第20-21页 |
·环境因素与海上交通事故的关系 | 第20页 |
·环境因素对航行安全的影响 | 第20-21页 |
·海区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 第21-23页 |
第4章 通航环境安全评价研究综述 | 第23-30页 |
·安全评价概述 | 第23-25页 |
·安全评价的定义 | 第23-24页 |
·安全评价的目的 | 第24-25页 |
·安全评价的原则 | 第25页 |
·通航环境安全评价及原则 | 第25-26页 |
·水上交通安全评价领域常用的评价方法 | 第26-29页 |
·评价方法的确定 | 第29-30页 |
第5章 通航环境安全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30-34页 |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第30-31页 |
·通航环境安全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31-34页 |
·通航环境的安全评价方法 | 第31页 |
·测评体系 | 第31-34页 |
第6章 通航环境安全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34-42页 |
·模糊综合评价的一般模型 | 第34-36页 |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34-35页 |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35-36页 |
·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和主要工作 | 第36-42页 |
·评价集合的建立 | 第36-37页 |
·因素权重系数的确定 | 第37-39页 |
·模糊算子的选择 | 第39-40页 |
·隶属函数(隶属度)的确定 | 第40-42页 |
第7章 通航环境的安全规划要素与原则 | 第42-47页 |
·通航环境的安全规划要素 | 第42-43页 |
·通航水域 | 第42页 |
·航路航线 | 第42页 |
·交通流量 | 第42页 |
·导航设施 | 第42页 |
·通讯网络 | 第42页 |
·监控设施 | 第42-43页 |
·预警系统 | 第43页 |
·应急装备 | 第43页 |
·航行制度 | 第43页 |
·服务机构 | 第43页 |
·通航安全规划的主要原则 | 第43页 |
·海区通航环境状况分析 | 第43-47页 |
第8章 汕头海区通航安全评价及规划方案 | 第47-55页 |
·汕头海区通航环境的现状 | 第47-50页 |
·汕头水上交通运输状况 | 第47页 |
·海区自然环境情况 | 第47-49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9-50页 |
·对汕头海区通航环境的安全评判 | 第50-53页 |
·对汕头海区通航环境安全的综合评价 | 第52-53页 |
·汕头海区通航安全规划的方案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