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地方财政论文

县乡财政改革问题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前言第8-12页
 一、研究背景第8-9页
 二、己有的研究成果第9-10页
 三、本文结构安排第10-12页
第一部分 我国县乡财政的定位分析第12-19页
 一、县乡财政的产生与沿革第12-14页
  (一) 县乡财政的产生第12-13页
  (二) 新中国成立后县乡财政的沿革第13-14页
 二、县乡财政的作用与地位第14-16页
  (一) 县乡财政的作用第14-15页
  (二) 县乡财政的地位第15-16页
 三、县乡财政改革的意义第16-19页
第二部分 财政体制改革进程中的县乡财政收入分析第19-23页
 一、财政分权的收入激励作用第19-20页
 二、分税制下县乡财政收入的重新整合第20-21页
  (一) 县本级:税收收入外移至非税收入第21页
  (二) 乡镇级:制度内收入移至制度外收入第21页
 三、农村税费改革对县乡财政收入的冲击第21-23页
第三部分 县乡财政支出责任问题第23-26页
 一、财政体制沿革过程中的财政支出的划分第23-24页
 二、压力下的公共支出责任“甩包袱”行为第24-26页
  (一) 财政间的“甩包袱”行为第24页
  (二) 向农民的“甩包袱”行为第24-26页
第四部分 县乡财政运行的矛盾及成因第26-35页
 一、县乡财政运行压力的总体表现第26-32页
  (一) 收支失衡,财政赤字问题严重第26页
  (二)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结构失衡第26-30页
  (三) 债务规模庞大,财政运行风险加大第30-31页
  (四) 县乡“吃饭财政”压力巨大第31-32页
 二、导致县乡财政困难的因素分析第32-35页
  (一) 县乡经济发展缓慢,财政收入增长乏力第32页
  (二) 收入上划,基本事权下移,财权与事权不对称第32-33页
  (三) 行政改革落后导致县乡机构膨胀,人员臃肿第33页
  (四) 对县乡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第33-35页
第五部分 县乡财政改革的目标和措施第35-44页
 一、县乡财政改革的目标第35-36页
  (一) 逐步建立农村公共财政框架第35页
  (二) 实现和谐社会下农村全面小康第35-36页
 二、县乡财政改革的具体对策第36-42页
  (一)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增加县乡财政收入第36-37页
  (二) 合理确定县乡财政的支出责任和收入范围第37-38页
  (三) 大力推进“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与“乡财县管”第38-40页
  (四) 推进行政机构改革第40-41页
  (五) 建立规范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第41-42页
 三、采取相关的配套措施,保证县乡财政改革顺利进行第42-44页
  (一)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第42页
  (二) 加强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第42-43页
  (三) 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后记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软组织肿瘤的MR弥散成像、MR灌注成像及MR波谱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