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及建设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11页
 二、研究现状综述第11-12页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2-14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第14-25页
 一、“双师型”教师及其素养第14-21页
  (一) “双师”即“双证”:一种认识误区第14-15页
  (二) “双师型”教师:基本界定第15-16页
  (三) “双师型”教师:基本素养第16-21页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及其结构第21-25页
  (一) 数量结构第21-22页
  (二) 年龄结构第22页
  (三) 学历结构第22页
  (四) 职称结构第22-23页
  (五) 学缘结构第23页
  (六) 专业结构第23页
  (七) 专兼结构第23-25页
第三章 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及成因分析——以烟台职业学院为例第25-37页
 一、对烟台职业学院“双师型”教师现状的调查第25-26页
 二、高职“双师型”教师现存问题:调查结果及其分析第26-31页
 三、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现存问题的根源探析第31-37页
  (一) 对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的认识存在偏差第31-33页
  (二) 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第33-37页
第四章 建设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对策第37-50页
 一、加强社会扶持力度,为“双师型”教师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第37-39页
  (一) 舆论扶持,为“双师型”教师扬名第37-38页
  (二) 制度扶持,完善评审标准第38页
  (三) 经济扶持,改善“双师型”教师的待遇第38-39页
 二、建立健全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第39-45页
  (一) 职前培养第39-41页
  (二) 校本研修第41-43页
  (三) 校外引进第43-45页
 三、依靠教师主体,实现“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发展第45-50页
  (一) 建立促进“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机制第45-46页
  (二) 引导“双师型”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第46-50页
结语第50-51页
附录第51-52页
注释第52-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后记第58-59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满都海公园绿地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
下一篇:生物膜铜绿假单胞菌产β-内酰胺酶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