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2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目的 | 第8-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股份支付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关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第2章 股份支付准则的研究 | 第21-28页 |
·股份支付准则的制定历程回顾 | 第21-22页 |
·股份支付准则的经济后果 | 第22-24页 |
·上市公司执行股份支付的主要问题 | 第24-28页 |
·人为确定股份支付授予日 | 第24页 |
·操纵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计算模型 | 第24-25页 |
·随意选择股份支付摊销年限及方法 | 第25页 |
·缺乏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 第25-26页 |
·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 | 第26页 |
·股份支付信息披露不完善 | 第26-28页 |
第3章 股份支付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 | 第28-34页 |
·股份支付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目标 | 第28-30页 |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定义 | 第28页 |
·股份支付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目标 | 第28-30页 |
·股份支付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整体框架 | 第30-32页 |
·股份支付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主体 | 第30页 |
·股份支付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方法 | 第30-31页 |
·股份支付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程序 | 第31页 |
·股份支付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报告 | 第31-32页 |
·股份支付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基本内容 | 第32-34页 |
第4章 股份支付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实证分析 | 第34-43页 |
·研究假设 | 第34-35页 |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 | 第35页 |
·模型设定 | 第35-36页 |
·可操纵性利润的求解方法 | 第35-36页 |
·检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披露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的模型 | 第36页 |
·描述性分析与实证检验 | 第36-43页 |
·描述性分析 | 第36-40页 |
·样本公司的盈余管理检验 | 第40-41页 |
·可操控性利润的回归分析 | 第41-43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3-46页 |
·研究结论 | 第43页 |
·政策建议 | 第43-46页 |
·完善股份支付准则及其相关制度 | 第43-44页 |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44页 |
·加强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建设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