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独立保证合同—以契约性和独立性为视角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综述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独立保证合同的一般理论 | 第12-18页 |
(一) 学理上对保证的认识 | 第12-14页 |
(二) 独立保证合同的涵义 | 第14-15页 |
(三) 独立保证合同的现状及在我国的生存空间 | 第15-18页 |
1. 独立保证合同的发展状况 | 第15-16页 |
2. 独立保证合同在我国法律中的生存空间 | 第16-17页 |
3. 我国司法实务中独立保证合同的现实地位 | 第17-18页 |
二、独立保证的契约性探讨 | 第18-29页 |
(一) 独立保证中契约性的作用方向 | 第18-20页 |
(二) 契约的特性推动独立保证合同的产生 | 第20-22页 |
(三) 保证人的客观适格条件 | 第22-24页 |
(四) 独立保证中意思自治的范围和程度 | 第24-26页 |
(五) 独立保证合同的转让、变更、终止 | 第26-29页 |
1、独立保证合同转让时要坚持依托从属性 | 第26-28页 |
2、独立保证合同的变更更需要合意 | 第28-29页 |
3、独立保证合同终止的相对独立性 | 第29页 |
三、独立保证合同的独立性 | 第29-44页 |
(一) 独立保证合同独立性的实质 | 第29-36页 |
1、从传统的法学方向看待独立性 | 第29-33页 |
2、独立性在保证合同中突显的客观依据 | 第33-35页 |
3、独立保证合同独立性与无因性的辨析 | 第35-36页 |
(二) 独立保证合同的独立性之例外情形 | 第36-44页 |
1、欺诈 | 第38-39页 |
2、权利滥用 | 第39-40页 |
3、不公平索款的争论 | 第40-44页 |
四、独立保证合同的法律效力分析 | 第44-53页 |
(一) 独立保证合同中的主体关系 | 第45-46页 |
(二) 申请人应当享有的救济 | 第46-48页 |
(三) 对受益人的隐性约束 | 第48-49页 |
(四) 独立保证人的权利分析 | 第49-53页 |
1、保证人的法定追索权 | 第49页 |
2、保证人放弃抗辩权的权利 | 第49-51页 |
3、保证人的止付之争 | 第51-53页 |
五、独立保证合同的现实表现形式及意义 | 第53-66页 |
(一) 银行作为独立保证人 | 第53-56页 |
(二) 保证保险合同 | 第56-59页 |
(三) 独立保证合同的制度价值 | 第59-66页 |
1、从国际规则考察我国的相关规定 | 第59-61页 |
2、独立保证合同的应有地位、立法及意义 | 第61-64页 |
3、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作为基础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