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调制理论论文

小波包多载波调制的瑞利信道性能和峰均比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言第8-12页
   ·引言第8-9页
     ·宽带通信系统与多载波调制技术第8-9页
     ·小波/小波包多载波调制第9页
   ·小波包多载波调制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第9-11页
     ·最佳小波包基的选择第9-10页
     ·时域和频域同步第10页
     ·信道编码和交织第10页
     ·信道估计和均衡第10页
     ·降低峰值平均值功率比第10-11页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11-12页
第二章 小波包基础理论第12-20页
   ·小波包变换第12-15页
     ·小波包函数的定义第12页
     ·小波包函数的正交性第12-13页
     ·基于小波包函数的正交子空间分解第13-15页
   ·Mallat算法及其实现第15-20页
     ·Mallat 算法第15-17页
     ·紧支小波的定义第17页
     ·滤波器组与小波变换的实现第17页
     ·小波变换的矩阵法第17-20页
第三章 小波包多载波调制系统与OFDM、FMT第20-34页
   ·多载波调制技术第20-22页
     ·单载波传输系统第20-21页
     ·多载波传输系统第21页
     ·多载波调制的特点第21-22页
   ·小波包多载波调制第22-25页
     ·小波包多载波调制的系统结构第22-23页
     ·小波包多载波调制的快速算法第23-25页
   ·OFDM和FMT第25-29页
     ·OFDM系统第25-28页
     ·FMT系统第28-29页
   ·小波包多载波调制系统和OFDM、FMT的比较第29-34页
     ·抗信道间干扰(ICI)性能第29-31页
     ·抗符号间干扰(ISI)性能第31-32页
     ·频谱利用率第32页
     ·传输速率第32-33页
     ·数据安全性第33-34页
第四章 小波包多载波调制在瑞利信道下的系统性能第34-52页
   ·Rayleigh信道建模第34-45页
     ·无线信道的特征第34-36页
     ·信道的统计模型第36-38页
       ·Rayleigh 衰落分布第37页
       ·Ricean衰落分布第37-38页
       ·Nakagami-m衰落分布第38页
     ·信道的理论建模第38-43页
       ·双径信道模型第38-39页
       ·功率衰减信道模型第39页
       ·平坦衰落的clarke模型第39-41页
       ·Suzuki信道模型第41-42页
       ·地面移动信道模型第42-43页
     ·Jakes仿真器(JM)第43-45页
   ·小波包多载波调制在Rayleigh信道下的系统性能第45-52页
     ·小波包多载波调制系统性能分析第45-46页
     ·小波包多载波调制的时域信道估计与均衡第46-52页
第五章 小波包多载波调制系统中峰值平均值功率比问题的分析第52-63页
   ·峰值平均值功率比的定义第52-53页
     ·峰均比问题的产生第52-53页
     ·峰均比的定义及衡量第53页
   ·小波包多载波调制系统峰均比问题的分析第53-59页
     ·小波包多载波调制系统峰均比的计算第54-55页
     ·子载波路数对小波包多载波调制系统峰均比的影响第55-56页
     ·最小化峰均比的最佳小波包基函数第56-57页
     ·小波包多载波调制和OFDM系统峰均比问题的比较第57-59页
   ·小波包多载波调制系统的峰均功率比的降低方法第59-63页
     ·降低多载波调制系统中峰均比的方法第59-60页
     ·SLM技术第60-63页
结束语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67-68页
 发表的论文:第67页
 参与的科研项目: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ET固相缩聚与结晶行为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动力特性变化的桥梁损伤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