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体系建设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序言 | 第6-8页 |
第一章 信用的基本理论 | 第8-13页 |
·信用的概念 | 第8-9页 |
·信用的基本形式 | 第9-10页 |
·信用的意义 | 第10-11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企业失信的经济学分析 | 第13-21页 |
·当前中国社会中的企业失信行为分类 | 第13-16页 |
·信用决策的利益基础 | 第16页 |
·信用与不确定性决策 | 第16-18页 |
·从众行为 | 第18页 |
·信用双方信息不对称 | 第18-20页 |
·信用主体缺乏道德约束 | 第20-21页 |
第三章 企业失信与政府监管 | 第21-28页 |
·产权制度问题 | 第21页 |
·政府信用不足 | 第21-22页 |
·地方保护主义 | 第22-23页 |
·职能部门缺乏监管 | 第23-24页 |
·对失信者的惩罚太轻 | 第24-25页 |
·企业与政府之间信用问题博弈模型 | 第25-28页 |
第四章 政府对企业信用的分类监管 | 第28-33页 |
·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概念和内容 | 第28-29页 |
·企业监管机制的历史回顾 | 第29-30页 |
·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作用 | 第30-33页 |
第五章 西安市工商局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 | 第33-42页 |
·西安市工商系统组织结构体系 | 第33-34页 |
·企业信用等级分类标准 | 第34-36页 |
·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措施 | 第36-38页 |
·企业信用信息采集、披露、使用与保留 | 第38-42页 |
第六章 改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政策建议 | 第42-47页 |
·当前实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42-43页 |
·完善法制体系,建立社会信用制度基础 | 第43页 |
·充分发挥职能,实现准确定位 | 第43-44页 |
·完善企业失信惩罚机制 | 第44-45页 |
·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信息共享体系 | 第45-46页 |
·促进信用中介机构的规范发展 | 第46-47页 |
结束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