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PSTN网络智能化技术研究与部署
第一章 智能网概述 | 第1-22页 |
·智能网的核心思想 | 第12-13页 |
·智能网的目标 | 第13页 |
·智能网的分层结构 | 第13页 |
·智能网的体系结构 | 第13-15页 |
·业务交换点—SSP | 第13-14页 |
·业务控制点—SCP | 第14页 |
·业务数据点—SDP | 第14页 |
·智能外设—IP | 第14-15页 |
·业务管理系统—SMS | 第15页 |
·业务生成环境—SCE | 第15页 |
·智能网的概念模型 | 第15-22页 |
·业务平面 | 第16-18页 |
·全局功能平面 | 第18-19页 |
·分布功能平面 | 第19-20页 |
·物理平面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网络智能化概述 | 第22-29页 |
·网络智能化概念的引入 | 第22-23页 |
·网络智能化的核心思想 | 第23-24页 |
·网络智能化技术概述 | 第24-29页 |
·建设内置HLR的纯汇接局方案 | 第25-26页 |
·建设独立SHLR的方案 | 第26-28页 |
·两种方案的比较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网络智能化应用及实施 | 第29-68页 |
·资源现状 | 第29-35页 |
·交换网 | 第29-32页 |
·传输网 | 第32-33页 |
·本地智能网 | 第33-35页 |
·实施网络智能化的分析 | 第35-38页 |
·交换网网络结构分析 | 第35-36页 |
·交换网业务提供能力分析 | 第36-37页 |
·本地智能网网络结构分析 | 第37-38页 |
·网络组织原则及分析 | 第38-45页 |
·汇接层面指导思想 | 第38-40页 |
·关于建设汇接局的安全性考虑 | 第40-41页 |
·小灵通的安全性考虑 | 第41-42页 |
·端局数据的处理考虑 | 第42-43页 |
·各类平台的考虑 | 第43-45页 |
·网络组织方案的应用 | 第45-56页 |
·PSTN网方案 | 第45-50页 |
·传输网调整方案 | 第50-52页 |
·信令网组织 | 第52-54页 |
·后台支撑系统 | 第54-56页 |
·本地智能平台 | 第56页 |
·实施进度工作计划及推进 | 第56-58页 |
·网络智能化工作总结 | 第58-62页 |
·网络智能化的意义及必要性 | 第62-64页 |
·网络智能化意义 | 第62-63页 |
·网络智能化必要性 | 第63-64页 |
·网络智能化应用方案评估 | 第64-66页 |
·优势分析 | 第64-66页 |
·劣势分析 | 第66页 |
·网络智能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第66-68页 |
第四章 网络智能化发展方向 | 第68-77页 |
·业务层建设总体思路 | 第68-69页 |
·网络演进及转型思路 | 第69-71页 |
·为NGN用户提供智能业务 | 第71-72页 |
·与3G网络和业务互通 | 第72-74页 |
·统一业务层平台解决方案 | 第74-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