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业秘密侵权的认定及法律救济
引言 | 第1-8页 |
一、 商业秘密 | 第8-16页 |
(一) 商业秘密的定义及构成要件 | 第8-13页 |
1 商业秘密的定义 | 第8-9页 |
2 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 | 第9-13页 |
(二) 商业秘密的范围 | 第13-15页 |
1 国外和我国台湾商业秘密的范围 | 第13页 |
2 我国商业秘密的范围 | 第13-15页 |
(三) 商业秘密的法律属性 | 第15-16页 |
二、 商业秘密侵权的认定 | 第16-25页 |
(一) 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界定 | 第16-19页 |
1 各国的法律规定 | 第16-17页 |
2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构成要件 | 第17-19页 |
(二) 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 第19-21页 |
1 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 | 第19-20页 |
2 非法披露商业秘密的行为 | 第20页 |
3 非法使用商业秘密的行为 | 第20页 |
4 第三人的侵权行为 | 第20-21页 |
(三) 商业秘密侵权中的善意第三人 | 第21-24页 |
(四) 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抗辩 | 第24-25页 |
三、 商业秘密侵权的法律救济 | 第25-35页 |
(一) 国外商业秘密侵权救济制度 | 第25-29页 |
1 禁令救济 | 第25-27页 |
2 损害赔偿 | 第27-28页 |
3 刑事救济 | 第28-29页 |
(二) 我国商业秘密侵权救济制度 | 第29-33页 |
1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 第29-30页 |
2. 罚款 | 第30-31页 |
3 损害赔偿 | 第31-32页 |
4. 追究刑事责任 | 第32-33页 |
(三) 商业秘密侵权诉讼的举证责任 | 第33-35页 |
四、 完善我国商业秘密侵权的法律救济 | 第35-41页 |
(一) 我国对商业秘密侵权救济的现状 | 第35-36页 |
(二) 完善我国商业秘密侵权救济的立法建议 | 第36-41页 |
结 论 | 第41-42页 |
结束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