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患者背部红外热像变化与经络穴位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录 | 第1-3页 |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7-8页 |
文献综述 | 第8-28页 |
综述一:经络和穴位的皮肤温度测量 | 第8-14页 |
1. 经络穴位处具有独特的温度特性 | 第8-9页 |
2. 经络穴位皮肤温度测量的临床应用 | 第9-11页 |
·疾病时可以出现特定经络或穴位的温度改变 | 第9-10页 |
·对称穴位温差过大做为经络失衡的依据 | 第10页 |
·参照温度异常分布区选穴 | 第10-11页 |
·穴位温度测量在针刺手法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 第11页 |
3. 经络穴位温度特性的机制 | 第11-12页 |
4. 小结 | 第12-14页 |
综述二:背部红外热像与中医研究 | 第14-28页 |
1 医用红外热像技术 | 第14-17页 |
·医用红外热像的原理和应用 | 第14-15页 |
·不同测温方法的比较 | 第15-16页 |
·红外热像技术在中医研究中的优势 | 第16-17页 |
2 背部红外热像 | 第17-21页 |
·背部是进行中医学红外热像临床研究的适宜部位 | 第17-18页 |
·背部红外热像的分析方法 | 第18-19页 |
·正常背图的表现和特点 | 第19-21页 |
3 皮肤温度的调节机制 | 第21-28页 |
·人体温度的调控 | 第21-22页 |
·局部皮肤温度的调控 | 第22-24页 |
·经络和穴位处的皮肤温度变化 | 第24-25页 |
·异常温度分布的原因 | 第25-28页 |
临床研究 | 第28-40页 |
前言 | 第28页 |
临床资料 | 第28-29页 |
诊疗标准 | 第29-30页 |
结果 | 第30-32页 |
讨论 | 第32-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个人简历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