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

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比较研究

引言第1-12页
 (一)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7-8页
 (二) 本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目标第8-9页
 (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创新第9-10页
 (四) 本文的框架结构第10-11页
 (五) 本文的不足和今后的努力第11-12页
一、审计模式变迁和风险导向审计兴起第12-21页
 (一) 账项基础审计的主要特征和局限性第12-13页
 (二) 制度基础审计的主要特征和局限性第13-16页
  1、制度基础审计的涵义第13-14页
  2、制度基础审计的基本特征第14-15页
  3、制度基础审计的局限性第15-16页
 (三) 风险导向审计的主要特征和局限性第16-21页
  1、风险导向审计的涵义第16-18页
  2、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特征第18-19页
  3、风险导向审计的局限性第19-21页
二、风险导向审计最新发展及几个相关问题说明第21-29页
 (一) 风险导向审计最新发展第21-25页
  1、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背景第21-22页
  2、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特征第22-23页
  3、风险导向审计的发展对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建设的影响第23-25页
 (二) 几个相关问题说明第25-29页
  1、风险导向审计与当时五大审计失败的关系第25-26页
  2、风险导向审计与道德风险的因果分析第26页
  3、法律制度与审计责任缺位对风险导向审计的影响第26-27页
  4、会计信息有效需求主体的缺失对风险导向审计的影响第27页
  5、其他相关问题第27-29页
三、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的比较第29-41页
 (一) 审计模式产生背景的比较第29-30页
 (二) 指导思想的比较第30-31页
 (三) 审计目标和范围的比较第31-32页
 (四) 对内部控制理解的比较第32-33页
 (五) 审计程序的比较第33-36页
 (六) 审计资源分配盲目性程度的比较第36-37页
 (七) 审计方法的比较第37-41页
  1、制度基础审计的基本方法第37页
  2、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方法第37-40页
  3、对两种模式审计方法的比较第40-41页
四、结论及启示第41-45页
 (一) 主要研究结论第41-42页
 (二) 研究局限与必要说明第42页
 (三) 对我国开展审计理论研究与实务工作的启示第42-45页
后记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中文详细摘要第49-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审计实践探讨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管理机制创新
下一篇:基于MapObjects和.NET的WebGis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