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2页 |
第一部分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及评析 | 第12-28页 |
一、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 第12-15页 |
(一) 协商 | 第13页 |
(二)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 | 第13-14页 |
(三) 劳动仲裁 | 第14-15页 |
(四) 诉讼 | 第15页 |
二、对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之评析 | 第15-28页 |
(一) 对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评析 | 第16-18页 |
(二) 对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评析 | 第18-25页 |
(三) 劳动仲裁与诉讼之间衔接不畅 | 第25-28页 |
第二部分 国外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及评析 | 第28-35页 |
一、各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介绍 | 第28-33页 |
(一) 日本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 第28-29页 |
(二) 美国劳动争议处理模式 | 第29-31页 |
(三) 德国劳动争议处理模式 | 第31-32页 |
(四) 法国劳动争议处理模式 | 第32-33页 |
二、国外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之评析 | 第33-35页 |
(一) 处理劳动争议遵循两种基本原则 | 第33页 |
(二) 处理制度及机构灵活多样 | 第33-34页 |
(三) 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根据其争议类别不同而不同 | 第34-35页 |
第三部分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完善 | 第35-45页 |
一、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应选择双轨制—“或裁或审、一裁终局” | 第35-39页 |
(一) 单轨制:分为单一仲裁机构模式和单一司法机构模式 | 第35-36页 |
(二) 双轨制 | 第36页 |
(三) 确立“或裁或审,一裁终决”的双轨模式 | 第36-39页 |
二、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 第39-43页 |
(一) 我国实践中的一些有益探索 | 第40-41页 |
(二) 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三方原则” | 第41-43页 |
三、完善调解制度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