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体验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前言第1-14页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第14-25页
 1.1 问卷调查第14-24页
 1.2 学与教的现状分析第24-25页
第二章 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的对策第25-26页
 2.1 问题的分析第25页
 2.2 解决的对策第25-26页
第三章 前人或其他人对“体验”、“数学体验”的认识第26-28页
第四章 “体验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的指导思想第28-34页
 4.1 “建构主义理论”是“体验式教学”的指导思想第28-30页
 4.2 “体验式教学”符合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课程目标理念第30-31页
 4.3 在非智力因素开发方面,“体验式教学”吸收“成就动机理论”第31-32页
 4.4 “体验式教学”的过程设计遵循高中数学的特征第32页
 4.5 “体验式的数学学习”符合“数学学习的一般过程”第32-34页
第五章 数学体验式教学的内涵与特征第34-38页
 5.1 数学体验式教学的内涵第34-35页
 5.2 数学体验式教学的特征第35-38页
第六章 “体验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教学程序第38-52页
 6.1 第一层次,首先要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强烈体验的内驱力第38页
 6.2 第二层次,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引发动机,激发直觉的情感体验。创设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学生获得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数学体验第38-42页
 6.3 第三层次,鼓励学生置于情景之中,大胆地做数学活动,去体验数学的生成发现、演变,把“数学发现”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经历“再发现与再创造的过程”,获得数学发现的体验第42-44页
 6.4 第四层次,鼓励学生“数学交流”第44-45页
 6.5 第五层次,在充分的数学交流之后,鼓励学生对于自己先初的数学思维、数学活动、数学过程进行评价、反思,尤其是反思第45-47页
 6.6 第六层次,在数学反思的基础上及时地进行变式训练,体验“由同化真正到顺应”第47-48页
 6.7 第七层次,让学生自主、系统地小结与复习,这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体验知识的升华)的过程第48页
 6.8 第八层次,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研究性学习、数学建模,包括阅读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学科竞赛与讲座,走访高年级同学或老师交流学习心得等数学实践活动第48-52页
第七章 “体验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课例第52-67页
 7.1 课例: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一)第52-60页
 7.2 研究性学习(科技论文)案例第60-67页
第八章 “体验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第67-71页
第九章 “体验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验开展第71-73页
第十章 课题实验成果、存在的问题与反思第73-76页
 10.1 实验成果第73-74页
 10.2 存在的问题与反思第74-76页
结束语第76-77页
注释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0页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第80-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逻辑原子主义的确定性知识之梦--论逻辑原子主义的理论价值与困难
下一篇:中职生数学学习管理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