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级公路边坡变形监测研究及数据管理系统的开发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我国公路建设情况 | 第8-9页 |
| ·我国公路等级的划分 | 第9-10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 ·国内外边坡监测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高等级公路边坡变形监测的内容 | 第13-19页 |
| ·边坡地表监测 | 第13-14页 |
| ·地表水平位移监测 | 第13页 |
| ·地表垂直位移监测 | 第13页 |
| ·地表裂缝观测 | 第13-14页 |
| ·边坡深部监测 | 第14页 |
| ·地下水监测 | 第14-15页 |
| ·差动电阻式孔隙水压力计 | 第15页 |
| ·钢弦式孔隙水压力计 | 第15页 |
| ·边坡应力监测 | 第15-16页 |
| ·混凝土应力监测 | 第15页 |
| ·土压力监测 | 第15-16页 |
| ·钢筋应力监测 | 第16页 |
| ·边坡支护结构监测 | 第16-18页 |
| ·土钉监测 | 第16页 |
| ·预应力锚索监测 | 第16-17页 |
| ·锚杆监测 | 第17页 |
| ·抗滑桩监测 | 第17-18页 |
| ·挡土墙监测 | 第18页 |
| ·小结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GPS技术在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 第19-28页 |
| ·GPS系统简介 | 第19页 |
| ·GPS卫星定位原理 | 第19-23页 |
| ·GPS定位的基本观测量 | 第19-20页 |
| ·GPS定位的基本原理 | 第20-23页 |
| ·GPS变形监测的特点 | 第23页 |
| ·GPS数据处理 | 第23-27页 |
| ·基线平差 | 第24-25页 |
| ·GPS坐标转化 | 第25-26页 |
| ·GPS基线向量的解算实例 | 第26-27页 |
| ·小结 | 第27-28页 |
| 第四章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8-37页 |
| ·灰色系统理论 | 第28-31页 |
| ·灰色系统GM(1,1)模型 | 第28-30页 |
|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某边坡变形 | 第30-31页 |
| ·人工神经网络 | 第31-36页 |
| ·人工神经网络的概念 | 第31-33页 |
| ·BP网络结构及算法 | 第33页 |
| ·BP网络的学习算法 | 第33-35页 |
| ·BP模型在边坡变形中的预测 | 第35-36页 |
| ·小结 | 第36-37页 |
| 第五章 高等级公路边坡变形监测数据管理系统 | 第37-47页 |
| ·数据管理 | 第37-40页 |
| ·添加数据 | 第37-38页 |
| ·数据修改 | 第38页 |
| ·数据删除 | 第38-39页 |
| ·从 Excel导入 | 第39页 |
| ·数据备份、恢复 | 第39-40页 |
| ·数据查询 | 第40-42页 |
| ·按日期查询 | 第41页 |
| ·按点号查询 | 第41-42页 |
| ·数据分析 | 第42-44页 |
| ·测点垂直沉降过程分析 | 第42页 |
| ·测点垂直沉降速度分析 | 第42-43页 |
| ·测点水平变形速度分析 | 第43页 |
| ·测点水平变形过程分析 | 第43-44页 |
| ·报表输出 | 第44页 |
| ·系统管理 | 第44-46页 |
| ·系统用户管理 | 第44-45页 |
| ·观测人员管理 | 第45-46页 |
| ·观测单位管理 | 第46页 |
| ·设置警戒变形值 | 第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