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5页 |
·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杂化材料概述 | 第10页 |
·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杂化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 第10-13页 |
·光学材料 | 第10-11页 |
·陶瓷材料 | 第11页 |
·凝胶材料 | 第11-12页 |
·生物材料 | 第12页 |
·其它材料 | 第12-13页 |
·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杂化材料的制备 | 第13-15页 |
·溶胶-凝胶法(Sol-Gel 法) | 第13页 |
·共混法 | 第13-15页 |
·溶液共混 | 第14页 |
·乳液共混 | 第14页 |
·熔融共混 | 第14页 |
·机械研磨共混 | 第14-15页 |
·其它方法 | 第15页 |
·无机粒子表面接枝聚合物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大分子单体合成 | 第16页 |
·大分子引发剂合成 | 第16-18页 |
·合成自由基型大分子引发剂 | 第16-18页 |
·合成自由基型引发剂 | 第17-18页 |
·合成“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型大分子引发剂 | 第18页 |
·合成阴离子型大分子引发剂 | 第18页 |
·反应型聚合物链与无机粒子表面的活性基团反应 | 第18-19页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19-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5页 |
第二章 二氧化硅大分子单体合成研究 | 第25-39页 |
·前言 | 第25页 |
·实验部分 | 第25-27页 |
·主要原料 | 第25-26页 |
·纳米SiO_2与TDI 的化学反应 | 第26页 |
·二氧化硅表面羟基反应程度的测定 | 第26页 |
·SiO_2-TDI与HPA反应合成大分子单体 | 第26-27页 |
·分析测试 | 第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7页 |
·SiO_2与TDI 反应 | 第27-34页 |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TDI 与SiO_2反应的影响 | 第28-30页 |
·投料比对TDI 与SiO_2反应的影响 | 第30-31页 |
·溶剂对TDI 与SiO_2反应的影响 | 第31-33页 |
·SiO_2-TDI 表征 | 第33-34页 |
·大分子单体的合成 | 第34-35页 |
·大分子单体的表征 | 第35-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第三章 聚合物/二氧化硅杂化材料制备 | 第39-50页 |
·前言 | 第39页 |
·实验部分 | 第39-40页 |
·主要原料 | 第39-40页 |
·SiO_2-HPA与St或MMA共聚反应 | 第40页 |
·分析测试 | 第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9页 |
·聚合物/二氧化硅纳米杂化材料制备 | 第40-41页 |
·SiO_2大分子单体与乙烯基单体共聚合反应研究 | 第41-43页 |
·聚合物/SiO_2杂化材料表征 | 第43-49页 |
·结论 | 第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第四章 用ATRP 方法在二氧化硅表面接枝聚合物 | 第50-65页 |
·前言 | 第50页 |
·实验部分 | 第50-53页 |
·主要原料 | 第50-51页 |
·大分子引发剂(SiO_2-Br_2和SiO_2-NHBr)的合成 | 第51-52页 |
·通过 SiO_2-HPA 与液溴反应合成 SiO_2-Br_2 | 第51页 |
·通过α-溴异丁基酰溴功能化 SiO_2合成 SiO_2-NHBr | 第51-52页 |
·溴化亚铜的合成 | 第52页 |
·SiO_2表面接枝 PGMA 的合成 | 第52页 |
·SiO_2表面接枝PS的合成 | 第52页 |
·从 SiO_2表面“劈”下接枝聚苯乙烯 | 第52页 |
·分析测试 | 第52-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62页 |
·ATRP 大分子引发剂的合成 | 第53-55页 |
·SiO_2表面接枝 PGMA 和 SiO_2-g-PGMA 表征 | 第55-58页 |
·SiO_2表面接枝 PS 和 SiO_2-g-PS 表征 | 第58-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详细摘要 | 第69-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