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概述 | 第8-22页 |
·矿质混合料的级配构成 | 第9-13页 |
·密实型混合料的级配设计理论 | 第9-10页 |
·骨架型混合料的级配设计理论 | 第10-13页 |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 第13-18页 |
·传统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 第13-14页 |
·Superpave 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 第14页 |
·Superpave 设计方法的评价 | 第14-16页 |
·其它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 第16-18页 |
·沥青混合料的细观结构 | 第18-20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2章 矿质混合料的构成机理研究 | 第22-49页 |
·级配组成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 第22-25页 |
·级配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 | 第22-24页 |
·级配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影响 | 第24-25页 |
·级配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影响 | 第25页 |
·新型沥青混合料的级配构成原理分析 | 第25-30页 |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 | 第26-27页 |
·多碎石沥青混凝土(SAC) | 第27页 |
·大粒径沥青混凝土(LSAM) | 第27-28页 |
·SuperPAVE 沥青混合料 | 第28-30页 |
·矿质混合料的密实状态研究 | 第30-38页 |
·最大密实度级配曲线的试验检验 | 第30-34页 |
·集料填充的基本规律研究 | 第34-38页 |
·矿质混合料的骨架状态研究 | 第38-48页 |
·矿质混合料的内摩阻力研究 | 第38-43页 |
·矿质混合料的骨架支撑特性研究 | 第43-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3章 骨架型沥青混合料设计理论及其性能研究 | 第49-74页 |
·粗集料的多点支承骨架状态研究 | 第49-56页 |
·矿质骨架的受力及其破坏规律研究 | 第50-54页 |
·粗集料多点支撑骨架结构的级配设计模型研究 | 第54-56页 |
·基于多点支撑骨架状态的混合料体积设计方法 | 第56-64页 |
·基于多点支撑骨架状态的混合料体积设计方法理论公式 | 第57-58页 |
·V-S 设计方法中设计参数的确定 | 第58-60页 |
·V-S 设计方法的设计算例 | 第60-63页 |
·基于多点支撑骨架状态的混合料体积设计方法的性能验证 | 第63-64页 |
·V-S 混合料设计方法在柔性基层中的应用 | 第64-72页 |
·柔性基层的性能特点及其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 | 第64-66页 |
·柔性基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确定 | 第66-68页 |
·柔性基层混合料的性能 | 第68-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4章 沥青混合料的细观结构研究 | 第74-102页 |
·沥青混合料的沥青膜厚度研究 | 第74-82页 |
·矿料比表面积的确定 | 第74-78页 |
·沥青膜厚度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 第78-81页 |
·沥青膜厚度的简易计算方法 | 第81-82页 |
·沥青混合料密度的测试与分析 | 第82-89页 |
·沥青混合料密度的定义 | 第82-84页 |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的确定 | 第84-86页 |
·试件真空法测量混合料的理论最大密度 | 第86-89页 |
·沥青混合料孔结构的测试与研究 | 第89-101页 |
·空隙率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 第89页 |
·沥青混合料孔结构的定义 | 第89-91页 |
·沥青混合料孔隙体积的测试 | 第91-96页 |
·沥青混合料孔径分布的研究 | 第96-98页 |
·孔结构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 第98-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02-104页 |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 第102-103页 |
·论文后续工作的展望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就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