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风俗习惯论文--中国风俗习惯论文--民族风俗习惯总志论文

丽江鲁甸新主村纳西族祭天仪式及其功能探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7页
 第一节 选题缘由第9-11页
 第二节 相关研究回顾第11-15页
  一、特纳的仪式研究第11-12页
  二、格尔茨的解释人类学研究第12-13页
  三、祭天仪式及其研究状况评述第13-15页
 第三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第15-17页
第二章 新主村祭天仪式的历史第17-25页
 第一节 新主村自然与人文环境简介第17-20页
  一、自然环境第17-19页
  二、人文环境第19-20页
 第二节 新主村历史上的祭天第20-25页
  一、祭天群的分布第20-21页
  二、东巴分布第21-23页
  三、祭祀历史第23-25页
第三章 2011年的祭天仪式第25-42页
 第一节 祭天仪式恢复的背景第25-28页
  一、文质东巴学校的建立第25-26页
  二、村民的文化自觉第26-27页
  三、文化机构和政府部门的支持第27-28页
 第二节 祭天前的准备第28-29页
  一、祭坛的设立第28-29页
  二、祭祀程序的形成第29页
  三、祭祀群组的形成第29页
 第三节 仪式过程第29-40页
  一、祭天前的准备第30-32页
  二、大祭天第32-40页
 第四节 对仪式的闽限分析第40-42页
第四章 祭天仪式的社会功能第42-49页
 第一节 强化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第42-44页
 第二节 调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第44-45页
 第三节 调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第45-46页
 第四节 传承了民族传统文化第46-49页
结语第49-55页
 一、祭天仪式恢复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第49-52页
  (一) 成为新形势下丽江民族文化保护的标识之一第49-50页
  (二) 为传统民俗仪式的恢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第50-51页
  (三) 开拓了新形式下民族文化传承的新模式第51-52页
  (四) 传承新时代的“纳西精神”第52页
 二、祭天仪式在纳西族地区普遍恢复的困难性和对策第52-55页
  (一) 普遍恢复的困难第52-54页
  (二) 解决的对策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附录1:调查问卷及结果统计第57-73页
附录2:祭天经书局部影印第73-75页
后记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安阳桥庙会的人类学思考
下一篇:英韩文化产品对汉语国际推广的启示--以教材和影视作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