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世界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金属加工、机械工业论文--交通运输机械工业论文

制造资源模块化整合模式研究

1 引言第1-16页
 1.1 研究问题及其背景第8页
  l.1.1 模块化制造与模块化组织第8页
  1.1.2 研究问题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4页
  1.2.1 基本概念第8-10页
  1.2.2 传统的资源整合模式及其缺陷第10-12页
  1.2.3 模块化网络整合模式的提出第12-13页
  1.2.4 模块化价值第13-14页
  1.2.5 小结第14页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第14-16页
  1.3.1 研究思路第14页
  1.3.2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3 论文结构第15-16页
2 模块化网络整合模式的理论分析第16-30页
 2.1 模块化网络与交易成本第16-19页
  2.1.1 交易五维度分析第16-19页
  2.1.2 通过减少交易对象降低交易成本第19页
 2.2 模块化网络对博弈均衡的改进第19-24页
  2.2.1 模块化网络与市场区别第19-20页
  2.2.2 通过减小机会主义行为实现帕累托均衡第20-24页
 2.3 模块化网络与分工收益第24-25页
  2.3.1 模块化网络的实质是专业化分工第24页
  2.3.2 分工收益来源之一:交易收益第24-25页
  2.3.3 分工收益来源之二:专业化经济第25页
 2.4 模块化网络对决策权与专门知识的有效配置第25-27页
  2.4.1 可模块化制造系统的专门知识、通用知识第25-26页
  2.4.2 制造系统中专门知识与决策权分布第26-27页
  2.4.3 决策权与专门知识结合的最佳组织模式第27页
 2.5 模块化网络对生产成本的降低第27-29页
  2.5.1 大规模定制对生产成本的降低第27-28页
  2.5.2 模块化网络实现了大规模定制第28-29页
 2.6 小结第29-30页
3 汽车行业模块化制造与绩效实证研究第30-50页
 3.1 日本与欧美汽车生产组织模式第30-35页
  3.1.1 日本汽车生产模式第30-31页
  3.1.2 欧美汽车生产模式第31-33页
  3.1.3 模块化制造导致非一体化制造第33-34页
  3.1.4 模块化网络的制度基础——绩效差异的制度决定论第34-35页
 3.2 模块化程度与绩效相关性第35-46页
  3.2.1 模型假设第35-36页
  3.2.2 经济变量选取第36页
  3.2.3 各国汽车行业绩效与模块化程度第36-39页
  3.2.4 美、日汽车企业绩效差异与模块化程度第39-40页
  3.2.5 日本汽车行业内部绩效差异与模块化程度第40-45页
  3.2.6 对1980——1991年段异常数据原因分析第45-46页
  3.2.7 不同时期两变量之间“斜率”不同的经济解释第46页
 3.3 网络化制造与市场化制造绩效比较研究第46-48页
 3.4 模型检验的局限性分析第48页
 3.5 小结第48-50页
4 模块划分及其成本第50-66页
 4.1 模块化划分成本第50-53页
  4.1.1 基于矩阵划分法的决策成本第50-52页
  4.1.2 基于矩阵划分法的联系成本第52页
  4.1.3 对复杂系统划分的风险成本第52-53页
 4.2 模块化网络制造成本第53-55页
  4.2.1 模块化网络制造的定价成本第53页
  4.2.2 模块化网络制造的治理成本第53-55页
  4.2.3 模块化网络制造的交易成本第55页
 4.3 模块化网络程度的确定第55-63页
  4.3.1 模块划分的成本约束模型第55-56页
  4.3.2 模块企业的参与约束模型第56-57页
  4.3.3 模块化制造网络利润最大化的边际分析模型第57-58页
  4.3.4 模块化制造网络利润最大化的超边际分析模型第58-63页
 4.4 小结第63-66页
  4.4.1 模型经济背景第63页
  4.4.2 本章研究思路第63页
  4.4.3 本章各个模型之间逻辑关系第63-66页
结论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6页
附录 A第76-80页
附录 B第80-86页
附录 C第86-88页
附录 D第88-94页
附录 E第94-96页
附录 F第96-102页
致谢第102-10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04-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装备制造业结构升级与产业聚集互动机制研究
下一篇:高技术产业集群对区域竞争力的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