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民族学论文

新世纪新阶段鄂温克族自治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民族因素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目录第7-9页
绪论第9-12页
 第一节 论文选题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第二节 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10-11页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1-12页
第一章 鄂温克族自治旗经济社会发展概况第12-23页
 第一节 综合发展实力稳步提升第13-14页
  一、全旗生产总值增加第13页
  二、主导产业快速推进第13-14页
  三、全旗总体投资环境改善、招商模式多样化第14页
 第二节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第14-16页
  一、全旗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第14-15页
  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增加第15页
  三、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第15-16页
 第三节 农牧业经济健康发展第16-18页
  一、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第16-17页
  二、林草保护及流动沙地治理成效显著第17页
  三、支牧惠牧政策得到贯彻第17-18页
 第四节 城乡面貌及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第18-19页
  一、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改善明显第18-19页
  二、全国生态旗、无沙害旗县创建工作深入推进第19页
 第五节 民生状况有效改善第19-21页
  一、人民平均收入增加,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第19-20页
  二、医疗救治、疾病控制等卫生体系更加完善第20页
  三、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有序开展第20-21页
 第六节 旅游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第21-23页
  一、产业发展水平有所提升,旅游收入同比增长第21页
  二、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品牌相继建立第21-23页
第二章 民族因素在促进鄂温克族自治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23-41页
 第一节 鄂温克族自治旗的民族构成是鄂温克族自治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第23-26页
  一、历史上呼伦贝尔地区民族结构变迁第23-25页
  二、现阶段鄂温克族自治旗民族结构情况第25-26页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是鄂温克族自治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第26-27页
  一、自治机关的设置及其运行情况第26-27页
  二、自治地方立法和自治权的使用情况第27页
 第三节 国家和地区有关民族发展战略及政策的实施是鄂温克族自治旗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第27-31页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实施第28页
  二、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规划顺利开展第28-29页
  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提出与实施第29-30页
  四、内蒙古自治区相关政策的出台与实施第30页
  五、呼伦贝尔市相关政策的贯彻与实施第30-31页
 第四节 少数民族干部与人才队伍建设为鄂温克族自治旗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第31-33页
  一、少数民族干部配备达到一定比例第31-32页
  二、民族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系统化多样化第32页
  三、少数民族干部与人才培养机制逐步规范第32-33页
 第五节 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为鄂温克族自治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第33-38页
  一、蒙古语言文学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第34页
  二、鄂温克语言推行工作与民族古籍整理工作取得突出进展第34-36页
  三、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第36-37页
  四、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稳步提高第37-38页
 第六节 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为鄂温克族自治旗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第38-41页
  一、民族文化产业化进程加快第38-39页
  二、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逐步落实第39页
  三、民族文化活动工作丰富多彩第39-41页
第三章 现阶段鄂温克族自治旗经济社会稳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第41-49页
 第一节 牧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偏低第41-43页
  一、畜牧业发展资金仍显不足第41-42页
  二、林草矛盾依然存在第42页
  三、牧区人口增长相对较快第42-43页
 第二节 旅游业配套设施发展缓慢第43-45页
  一、旅游综合接待能力滞后第44页
  二、冬季旅游资源缺乏开发第44页
  三、以大景区建设带动家庭牧户游的成效甚微第44-45页
 第三节 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不够完善第45-46页
  一、少数民族干部年轻化水平较差第45-46页
  二、苏木乡镇少数民族干部素质相对偏低第46页
 第四节 双语教育发展缓慢第46-49页
  一、双语教育发展不平衡第47页
  二、双语师资不足第47-48页
  三、对双语教育的资金投入偏低第48-49页
第四章 鄂温克族自治旗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中进一步协调民族因素的对策第49-54页
 第一节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第49-50页
 第二节 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第50-51页
 第三节 充分利用少数民族人才、教育资源第51-52页
 第四节 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年轻化、规范化第52页
 第五节 加快民族旅游业的产业化发展第52-54页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8-60页
后记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藏区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部落组织研究--以青海省同仁县为个案
下一篇:新疆昌吉市民族社区工作与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