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保护学论文--鱼病学论文

鱼类淋巴囊肿病毒核酸检测诊断技术的研究

0 前言第1-25页
1 淋巴囊肿病毒的纯化第25-31页
 1.1 材料和方法第25-26页
  1.1.1 实验材料第25页
  1.1.2 实验方法第25-26页
   1.1.2.1 病毒的提纯第25-26页
   1.1.2.2 病毒的负染观察第26页
 1.2 结果第26-29页
 1.3 讨论第29-31页
2 淋巴囊肿病毒核酸的提取和酶切图谱分析第31-37页
 2.1 材料和方法第31-33页
  2.1.1 实验材料第31页
  2.1.2 实验方法第31-33页
   2.1.2.1 病毒核酸的提取第31-32页
   2.1.2.2 核酸浓度的测定第32页
   2.1.2.3 病毒DNA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第32-33页
 2.2 结果第33-35页
 2.3 讨论第35-37页
3 淋巴囊肿病毒的PCR检测技术第37-46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37-39页
  3.1.1 实验材料第37页
  3.1.2 实验方法第37-39页
   3.1.2.1 健康牙鲆组织DNA的提取第37页
   3.1.2.2 PCR引物的设计第37-38页
   3.1.2.3 以P1/P2为引物的一步PCR反应及退火温度的优化第38-39页
   3.1.2.4 巢式PCR反应及退火温度的优化第39页
   3.1.2.5 特异性实验第39页
   3.1.2.6 灵敏度实验第39页
 3.2 结果第39-44页
 3.3 讨论第44-46页
4 淋巴囊肿病毒的斑点杂交(Dot-Blot)检测技术和Southern杂交分析第46-56页
 4.1 材料和方法第46-50页
  4.1.1 实验材料第46页
  4.1.2 实验方法第46-50页
   4.1.2.1 引物第46页
   4.1.2.2 PCR法快速制备DIG标记探针第46-47页
   4.1.2.3 DIG标记探针的纯化第47-48页
   4.1.2.4 用LCDV DIG标记探针斑点杂交法(Dot-Blot)的建立第48-49页
   4.1.2.5 用LCDV DIG标记探针的灵敏度实验第49页
   4.1.2.6 淋巴囊肿病毒的Southern杂交分析第49-50页
   4.1.2.7 对几种已知淋巴囊肿病毒主要核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mcp)基因序列酶切位点的分析第50页
 4.2 结果第50-54页
 4.3 讨论第54-56页
5 淋巴囊肿病毒的原位杂交检测技术第56-63页
 5.1 材料和方法第56-60页
  5.1.1 实验材料第56页
  5.1.2 实验方法第56-60页
   5.1.2.1 载玻片和盖玻片的准备第56页
   5.1.2.2 淋巴囊肿病毒的核酸探针原位杂交检测技术第56-58页
   5.1.2.3 组织切片的苏木精—曙红染色第58-60页
 5.2 结果第60页
 5.3 讨论第60-63页
6 淋巴囊肿病流行情况的调查第63-77页
 6.1 材料和方法第63-65页
  6.1.1 实验材料第63页
  6.1.2 实验方法第63-65页
   6.1.2.1 甲醛固定组织DNA的提取第63-64页
   6.1.2.2 运用PCR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不同感染状态的患病牙鲆第64页
   6.1.2.3 运用PCR技术检测不同地区患病牙鲆第64页
   6.1.2.4 运用PCR技术检测不同患病鱼鲆第64-65页
 6.2 结果第65-74页
 6.3 讨论第74-77页
参考文献第77-86页
附录第86-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Kuiper带天体的动力学研究
下一篇:关于某些半环的结构和同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