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多准则故障诊断系统研究
| 1 前言 | 第1-17页 |
|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 ·目前的研究方法综述 | 第10-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本课题的重点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2 系统测试与建模 | 第17-21页 |
| ·系统测试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 第17页 |
| ·系统测试建模主要方法 | 第17-20页 |
| ·计算机试验辅助建模(CTAM) | 第17-18页 |
| ·模态分析 | 第18页 |
| ·时间序列分析 | 第18-19页 |
| ·状态空间建模 | 第19-20页 |
| ·辅助变量的选择 | 第20-21页 |
| 3 故障诊断的知识库系统 | 第21-43页 |
| ·知识库的组成 | 第21-23页 |
| ·故障模式与过程状态测量 | 第23-25页 |
| ·故障模式的聚类分析 | 第25-28页 |
| ·聚类分析方法 | 第25-26页 |
| ·聚类算法 | 第26-27页 |
| ·聚类结果分析 | 第27-28页 |
| ·火炸药生产中主要设备的知识模型 | 第28-31页 |
| ·二硝化循环反应器的知识模型 | 第28-29页 |
| ·提馏塔塔板效率的模糊评价模型 | 第29-31页 |
| ·诊断规则集的提取 | 第31-32页 |
| ·规则集的精简步骤 | 第31-32页 |
| ·诊断的分层递阶处理 | 第32-43页 |
| ·诊断空间的分割 | 第33-34页 |
| ·分割策略问题 | 第34-35页 |
| ·基于测点分布的诊断空间分割 | 第35-38页 |
| ·最小可诊区内的等价类划分算法 | 第38-43页 |
| 4 诊断处理系统 | 第43-64页 |
| ·诊断处理系统的原理 | 第43-44页 |
| ·诊断专家辅助子系统 | 第44-45页 |
| ·专家辅助子系统的作用 | 第44-45页 |
| ·人机交互过程 | 第45页 |
| ·基于知识库的诊断 | 第45-49页 |
| ·知识库的组织 | 第45-47页 |
| ·知识的表示 | 第47-49页 |
| ·推理机设计 | 第49-54页 |
| ·推理机搜索策略 | 第49-51页 |
| ·推理机的推理控制策略 | 第51-54页 |
| ·基于模型的诊断子系统 | 第54-58页 |
| ·模型诊断的主要步骤 | 第55-56页 |
| ·系统模型的描述 | 第56页 |
| ·系统观测值及诊断模型的描述 | 第56-58页 |
| ·单一故障诊断模型构建 | 第58-63页 |
| ·症状子图中结点估计值的计算 | 第63-64页 |
| 5 仿真模型的系统分析与诊断 | 第64-78页 |
| ·系统的结构模型 | 第64-65页 |
| ·系统的功能模型 | 第65-69页 |
| ·基于模糊推理图的诊断 | 第69-75页 |
| ·故障诊断推理图的形成 | 第69-71页 |
| ·模糊推理图 | 第71-72页 |
| ·基于模糊图的推理 | 第72-73页 |
| ·模糊推理图的计算 | 第73-75页 |
| ·模糊多准则故障诊断原则 | 第75-78页 |
| 6 结束语 | 第78-79页 |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78页 |
| ·不足之处及后续工作的建议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2-83页 |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