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1 引言 | 第14-37页 |
·研究背景 | 第16-18页 |
·建构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 | 第16页 |
·建构野生稻种质资源产业链的需要 | 第16-17页 |
·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第17页 |
·贯彻热区农业分层次发展的需要 | 第17-18页 |
·国内对该领域研究不足 | 第18页 |
·研究范围和意义 | 第18-20页 |
·研究范围 | 第18-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国外对野生稻种质资源的评价和利用 | 第20-27页 |
·关于野生稻优良特性(基因)的遗传评价 | 第20-24页 |
·关于国外对野生稻优良性状的利用 | 第24-26页 |
·关于国外对野生稻种质资源的经济研究 | 第26-27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27-29页 |
·关于野生稻种质资源的研究 | 第27页 |
·关于稻米消费与市场需求研究 | 第27-28页 |
·关于稻米产业化研究 | 第28-29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第29-30页 |
·有研究的总结 | 第29-30页 |
·主要不足 | 第30页 |
·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30-36页 |
·研究思路 | 第30-33页 |
·研究方法 | 第33-34页 |
·技术路线 | 第34-36页 |
·研究中可能的创新和存在的不足 | 第36-37页 |
·可能的创新 | 第36页 |
·存在的不足 | 第36-37页 |
2 实证考察:野生稻种质资源 | 第37-50页 |
·中国野生稻栽培史 | 第37-38页 |
·起源和产区 | 第37页 |
·品种演变 | 第37-38页 |
·海南野生稻栽培史 | 第38-39页 |
·野生稻种质资源 | 第39-43页 |
·自然属性 | 第39-42页 |
·水稻分类 | 第42-43页 |
·海南野生稻种质资源 | 第43-44页 |
·袁隆平与“野败” | 第44-45页 |
·袁隆平 | 第44页 |
·发现“野败” | 第44-45页 |
·从“野败”到超级稻 | 第45-48页 |
·杂交水稻 | 第45页 |
·从“野败”到超级稻 | 第45-47页 |
·超级稻在国外 | 第47-48页 |
·中国稻种质资源的主要繁种技术 | 第48-50页 |
3 理论研究:种质资源的价值及其评估体系 | 第50-60页 |
·种质资源的概念 | 第50-51页 |
·种质资源的工作内容 | 第51-53页 |
·搜集 | 第51页 |
·保存 | 第51-52页 |
·研究 | 第52页 |
·创新 | 第52-53页 |
·利用 | 第53页 |
·种质资源经济价值分类体系 | 第53-55页 |
·按类型分 | 第53-54页 |
·按时间尺度分 | 第54-55页 |
·种质资源经济价值评价的指标体系 | 第55-56页 |
·种质资源经济评价方法 | 第56页 |
·种质资源价值核算的理论框架 | 第56-60页 |
·种质资源实物量的核算 | 第57-58页 |
·种质资源价值量的核算 | 第58-59页 |
·种质资源的质量核算 | 第59-60页 |
4 海南野生稻种质资源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第60-71页 |
·农业产业链理论 | 第60-63页 |
·农业产业链的提出 | 第60页 |
·农业产业链的概念 | 第60-61页 |
·农业产业链管理的主要内容 | 第61-62页 |
·农产品供应链的内涵 | 第62-63页 |
·海南野生稻种质资源产业链现状 | 第63页 |
·海南野生稻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 第63-67页 |
·产品链存在的问题 | 第63-65页 |
·价值链存在的问题 | 第65页 |
·组织链存在的问题 | 第65-66页 |
·信息链存在的问题 | 第66页 |
·物流链存在的问题 | 第66页 |
·技术链存在的问题 | 第66-67页 |
·海南野生稻种质资源产业链设计 | 第67-68页 |
·产业链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67-68页 |
·稻米加工的主产品 | 第68页 |
·海南野生稻种质资源产业链开发建议 | 第68-71页 |
·组织链管理一体化 | 第68-69页 |
·价值链管理最优化 | 第69页 |
·信息链管理及时化 | 第69-70页 |
·物流链管理畅通化 | 第70页 |
·技术链管理标准化 | 第70-71页 |
5 案例研究:海南火山香有机米产业链分析 | 第71-84页 |
·海南省农产品运销有限公司简介 | 第71-72页 |
·火山香米产品介绍 | 第72-74页 |
·火山香米的自然资源情况 | 第73页 |
·开发火山香米的优势 | 第73-74页 |
·火山香米价值链 | 第74-75页 |
·火山香米信息链 | 第75页 |
·火山香米组织链 | 第75-76页 |
·火山香米物流链 | 第76页 |
·火山香米技术链 | 第76-77页 |
·火山香米项目运营模式及营销策划方案 | 第77-84页 |
·运营模式 | 第77-78页 |
·营销策划方案 | 第78-84页 |
6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的分层次开发 | 第84-101页 |
·热带农业分层次开发理论的提出 | 第84页 |
·海南经济发展特性分析 | 第84-91页 |
·海南各市县经济发展特性分析 | 第85-90页 |
·海南各市县经济层次分析 | 第90-91页 |
·热区农业分层次发展模型 | 第91-92页 |
·传统热区农业增长模型 | 第91页 |
·分层次增长理论模型 | 第91-92页 |
·农业分层次发展的数理证明 | 第92-96页 |
·论证逻辑思路 | 第92-93页 |
·模型与假设 | 第93-94页 |
·数理推论 | 第94-96页 |
·热带农业及其产业化分层次发展的SWOT分析 | 第96-99页 |
·优势(Strength) | 第96-97页 |
·劣势(Weakness) | 第97页 |
·机会(Opportunity) | 第97页 |
·威胁(Threat) | 第97-99页 |
·热带农业分层次发展的菱形路径 | 第99-101页 |
7 海南野生稻种质资源分层次开发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 第101-112页 |
·结论 | 第101-105页 |
·海南种质资源开发层次是客观存在的 | 第102页 |
·海南种质资源分层次开发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 | 第102-103页 |
·海南野生稻种质资源分层次开发是有充分依据的 | 第103-104页 |
·海南野生稻种质资源开发的配套政策具有分层次的客观性 | 第104-105页 |
·海南种质资源分层次开发的建议 | 第105-112页 |
·建立一个层次分明的海南种质资源开发经营系统 | 第105页 |
·充分用足现有政策,抓紧制定种质资源分层次开发新政策 | 第105-106页 |
·提高农业“产—加—销”层次,创建相应的营销层次体制 | 第106-107页 |
·加强对海南种质资源分层次开发的科学理论研究 | 第107页 |
·提高海南种质资源分层次开发的科技水平 | 第107-109页 |
·确立海南作物种质资源分层次开发框架 | 第109页 |
·完善海南作物种质资源产业链管理系统 | 第109-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8页 |
图表目录 | 第118-119页 |
读博期间研究成果简介 | 第119-121页 |
致谢 | 第121页 |